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秋风起,“老寒腿”又犯愁?中西医结合专家教您科学应对

62岁的娄底王大爷有着10年晨练习惯,每天坚持打太极、慢走。入秋后,他特意增加运动时长,不料双膝关节突然出现剧烈疼痛,甚至无法站稳。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检查后发现,他的膝关节软骨严重磨损,关节腔内还有积液,是典型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罗海恩主任介绍,一阵秋雨一阵凉,到了秋天,不少湖南人的“老寒腿”又开始发出警报——关节酸痛、僵硬不适,比天气预报还准。

(▲AI图)

为什么天气一变冷,关节就开始“闹情绪”?

膝关节是人体的主要负重关节,滑液是关节间的液体润滑剂。当气温下降时,滑液中的黏蛋白含量增多,滑液黏度增加,会影响关节活动。

同时,突然降温的寒冷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增加血液黏度,从而增加关节阻力,引起疼痛。

中西医如何解读“老寒腿”?

中医认为,“老寒腿”多属于“寒凝血瘀”的证型。寒邪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针对气血虚弱、寒凝气滞病症的经典方剂,通过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来改善症状。

现代医学通常将“老寒腿”视为骨关节炎(OA)的表现。我国骨关节炎患者数量高达1.4亿人。寒冷刺激会使关节内压力感受器敏感度增加,疼痛阈值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天气一转凉,关节疼痛就会加重。

(▲AI图)

中西医结合如何防治?

针对“老寒腿”的防治,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多重解决方案:

1、急性期炎症控制

西医治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能够在短期内减轻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但其疗效略优于安慰剂,不建议长期使用。

2、长期调理方案

(1)中医调理:可采用温经汤等汤药或膏方进行调理。温经汤由吴茱萸、桂枝、当归等药材组成,具有养血温经、活血化瘀的功效。

(2)外用方法:每天用温水泡脚15分钟,水温以38℃-40℃为宜,水位没过脚踝,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AI图)

3、运动与体重管理

(1)选择合适的运动:健康人群可选择平地快走、游泳(尤其是自由泳和仰泳)、骑自行车等对膝盖压力小的运动。

(2)对于已经有关节不适或体重超标(BMI≥28)的人群,要避免爬山、爬楼梯、深蹲、跳绳等“高冲击”运动。

(3)控制体重:体重指数(BMI)增高(BMI≥24kg/m²)人群膝关节骨关节炎检出率是未增高人群的1.72倍。减肥可以减轻负重关节的压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

4、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湿度稳定在50%~60%之间,避免潮湿环境加重关节不适。雨天出门时,尽量穿防水鞋,避免膝盖接触雨水。

湖南地区湿气较重,平时可多食用生姜、山楂等温通血脉的食物。

(▲AI图)

中西医如何解读“老寒腿”?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关节运动医学科主任罗海恩教授提醒:保护膝盖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选对运动、控制强度,顺应秋老虎的气候特点。秋季运动的核心是“低冲击、强肌肉、避高温”。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的时段运动,避开上午10时至下午4时的高温时段。

如果膝关节疼痛持续加重,或休息后仍无明显缓解,需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排除其他问题后,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三科(关节外科) 张道伟 杜健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秋风起,“老寒腿”又犯愁?中西医结合专家教您科学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