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一场被遗忘的侵略,连东京审判都没立案,若成功对中国危害极大

天津事变:日本侵华史中被遗忘的关键一步

天津事变虽因最终未能得逞而鲜为人知,甚至在东京审判中因中方证据不足而未被提及,但这一事件实则是日本侵华历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作为九一八事变后的延续,这次事变是日本企图将侵略范围扩展至京津华北地区的一次重要尝试。由于中国方面事先有所防备,日军仅成功挟持了溥仪便仓皇撤退。正因如此,长期以来这段历史被简单地视为九一八事变的一个小插曲,被误认为只是日本为控制溥仪而策划的阴谋。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天津局势演变

1931年,日本在中国大陆的军事部署已形成南北呼应之势:东北有关东军坐镇,华北则有以天津海光寺为司令部的\"支那驻屯军\"。天津因此成为日本实施侵华战略的重要据点。此时北方局势由奉系军阀张学良掌控,其势力范围涵盖东三省、热河、河北(含京津)及察哈尔等地军政大权。

9月18日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东北后,驻屯军将领们既羡慕又嫉妒。从日本外务省档案中保存的1931年10月8日天津领事田尻发回的密电可见,驻屯军已决定效仿关东军,准备在天津制造事端。密电显示:\"驻屯军受奉天事变鼓舞,决定采取积极行动配合关东军,伺机占领天津。\"此后驻屯军更明确表示要密切监视中国抗日活动,随时准备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镇压。这些档案资料表明,天津事变的策划完全是对九一八事变模式的复制。

二、日军的步步试探与挑衅

自10月确定侵略华北策略后,驻屯军便开始频繁试探中方底线。10月10日,两名日军便衣公然在中国第二军卫队营区进行侦察,在被哨兵发现后不仅拒绝配合,反而仗着\"治外法权\"对哨兵进行辱骂殴打,随后更强行闯入军营打砸破坏,临走时还嚣张地威胁\"这事没完\"。

面对如此挑衅,中国军队竟未予反击。次日,驻屯军派参谋向时任河北省主席兼第二军军长王树常提出四项无理要求:公开道歉、严惩涉事官兵、赔偿损失、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令人痛心的是,王树常未经任何抗争便全盘接受,还按要求签署了书面保证。

这种软弱态度进一步助长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当日交涉参谋在发给东京的电报中得意地写道:\"中方态度极为谨慎,极力避免冲突。建议必要时可暂停山海关行动,直接进攻天津。请求授予临机专断之权。\"这份电报充分暴露了日军已做好制造天津事变的全面准备,其最终目标是要仿效关东军在东北的作为,在华北也扶植傀儡政权。这种侵略步骤完全遵循了明治时期制定的《征讨清国策》的战略构想。

三、天津事变的爆发与经过

11月初,关东军参谋长在给东京的报告中阐明了其对华北局势的预判:随着\"满洲国\"的建立,张学良政权必将垮台,届时将在华北扶植亲日政权作为缓冲地带。为确保对\"满洲\"的控制,必要时可将华北与\"满洲\"合并。在这一战略构想下,著名特务土肥原贤二于10月29日秘密抵达天津展开活动。

据其向国联提供的证词显示,土肥原抵津后立即收买当地流氓、浪人及失意军人,蓄意制造事端。日本驻天津领事桑岛也承认,土肥原此行目的明确:一是\"营救\"溥仪,二是瓦解张学良势力。为此他动用了5万日元活动经费,勾结了安福系政客、青帮头目李际春,甚至策反了部分奉系保安队官兵。

11月8日晚,在驻屯军和土肥原的精心策划下,天津爆发大规模骚乱。千余名由日方武装的暴徒从日租界涌出,袭击政府机关和警察局。所幸中方早有防备,潜伏在暴徒中的线人提前预警,警察部队果断反击,迅速击溃了这群乌合之众。日军见势不妙,竟以\"保护侨民\"为名出动装甲车炮轰中国警局,造成重大伤亡,并趁乱将溥仪秘密送往大连。事后审讯俘虏得知,这些暴徒每人每日可获4元酬劳,由两名日军便衣指挥,其目的就是要颠覆天津现政权。

四、事变的后续影响

虽然暴动被挫败,但日军并未死心。据《外交文书》记载,驻屯军曾请求关东军派军舰支援,准备于11日夜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虽该计划最终搁浅,但日军转而施加外交压力。11月14日,日本领事桑岛威胁王树常,要求中国军队撤至天津20公里外,否则将采取\"必要措施\"。

在日方威逼下,王树常于15日发表屈辱声明,不仅承认对日军造成\"损失\",还承诺镇压抗日活动。经过反复交涉,至11月29日,中国军队最终被迫撤出天津周边地区,天津事变以中方屈辱让步告终。

历史启示

天津事变虽未实现日本使华北\"独立\"的图谋,但充分暴露了其侵略野心。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事变期间,南京政府提议将锦州划为中立区并邀请列强驻军,这一举措客观上牵制了日军行动,使其无法将东北与华北连成一片。这段屈辱历史再次印证了\"弱国无外交\"的残酷现实——当国家积弱时,连敌方自导自演的闹剧都能成为欺凌的借口;唯有国家强盛,才能真正捍卫尊严与主权。

(参考文献同原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一场被遗忘的侵略,连东京审判都没立案,若成功对中国危害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