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揭牌!”随着倒计时结束,与会嘉宾共同按下屏幕上的启动按钮,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于9月8日正式揭牌成立。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据了解,首都高端智库是经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确定,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直接服务国家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今年7月,以北京大学为主管主办单位、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为行业指导部门、以北京大学首都卫生与健康发展研究院为依托的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新增为首都高端智库试点单位,成为唯一聚焦首都卫生健康领域的高端智库。
“推动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要部署的具体举措,是推动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也是首都卫生健康工作特殊性和复杂性的现实需要。”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表示。
这一承载助力首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使命的高端智库,工作目标和研究重点是什么?“政校合作”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在9月8日召开的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启动会暨联席工作会议上,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政校”牵手,
有合作基础也有创新发展
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医疗资源密集。卫生健康事业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是拱卫首都城市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也是加速首都乃至全国医药卫生产业链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
“建设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围绕卫生健康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突出首都特色,坚持首善标准,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以有价值、高质量、可操作的理论研究成果,为首都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持。”钟东波表示。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与北京大学医学部有深厚的合作基础。2018年,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签署框架协议,成立了“首都卫生与健康发展研究院”,智库建设迈出了第一步。在此背景下,2024年3月,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的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接续推进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建设。今年7月,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正式被纳入首都高端智库试点单位。
新组建的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联席会,集聚了卫生健康工作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高校科研院所相关领域顶级专家学者,组建了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的协同攻关研究团队,为开展高水平政策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联席工作会议主席乔杰表示:“作为高端智库的实体建设单位,北京大学首都卫生与健康发展研究院将牵头整合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大学校内相关资源,持续聚焦首都卫生健康重大需求,深化校地协同和创新研究,全力为健康北京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聚焦大健康,
研究成果“顶天”也“立地”
健康问题涉及经济、社会、科创等方方面面,做好卫生健康领域理论研究,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既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客观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院长、首席专家任明辉介绍,高端智库研究范围将从党中央决策部署、北京市委市政府关切、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4个维度出发,由单纯关注“医疗卫生”扩展至关注“大健康”领域。
任明辉介绍:“当前,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2025年研究选题已经确定,聚焦2个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一是深化首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药创新研究,重点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创新医疗卫生行业监管手段等复杂的政策问题,为首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前进思路和实现路径等方面的建议。二是进一步健全首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及其支撑体系研究,尤其关注重大疾病的防控策略和‘老老人’‘小小孩’等卫生健康服务问题。”
高端智库建成只是第一步。如何开展高质量理论政策研究,让研究成果“顶天”又“立地”是当下新课题。
作为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吴明教授在学术报告中指出,高端智库的研究不能只作知识体系、专业上的增量贡献,也不能只解决局部、单个问题,应以实际问题和政策需求为导向,突破线性思维和单学科局限,让解决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研究过程中,我们不能在办公室里做指挥员,而是要到病房、诊室中调研,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避免纸上谈兵。”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联席工作会议副主席姜国华表示。
“北京大学获批成为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建设单位,是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的重大举措,也是北大医学卫生政策研究团队长期深耕首都卫生健康体系研究,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等政府部门和机构建立广泛合作的重要成果。”乔杰表示。
“我们将建立一个新型研究智库,汇集跨领域、多学科的智慧。”任明辉介绍,“在研究和政策制定过程中,我们不会站在单一群体的立场进行考量。研究成果得出后,我们会利用新技术,进行政策的数据模拟,通过社会联动得出政策的真实效果。”
“作为行业指导部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将全力支持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建设,发挥联络、协调、支持作用,重点在提需求、做保障、促转化上下功夫。坚持需求导向,做好选题支持;强化调研支撑,做好研究保障;增进决策参与,促进成果转化;发挥专家优势,凝聚改革共识。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产出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研究成果,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助力首都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筑牢健康根基。”钟东波表示。
智库赋能健康中国首善之区发展
健康报评论员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和提高现代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的启动,首次将首都卫生健康事业纳入市委、市政府重大理论政策系统性研究,预示着首都卫生健康改革发展理论政策研究进入新阶段,标志着首都在提高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理论指引,也需要推动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科学依据。高端智库的核心价值,正是通过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储备性研究,构建“有理可依、有据可循”的政策支撑体系,既立足现实明确改革路径,又面向未来校准发展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进一步增强政策执行的定力与连续性,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行稳致远。
建设高标准智库须筑牢机制、人才、协同“三大支柱”。应着力健全完善联席运行机制,聚焦关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储备性研究,紧密对接决策需求;着力培养和集聚融通理论与实践的高水平人才,探索符合智库特点的人才管理培养和流动机制,把智库建设成产出高质量思想的高地、培育高水平人才的富矿;充分调动内外部力量融合协作、合力攻关,深入开展社会宣传和国际交流,促进资源整合与成果转化。唯有机制顺畅、人才卓越、协同紧密,智库才能成为政策制定过程中倚重的“智囊”。
央地协同、双向赋能是提升智库效能的关键路径。北京市拥有国家层面与市级层面丰富的卫生健康领域智库资源,应推动二者在理论研究、信息共享、成果互鉴、专家支持等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叠加与效能倍增。国家智库可充分借助首都平台独特优势先行先试,为全国范围内的政策推行打造示范样板,提供典型经验;市级智库则可依托国家平台观全局、谋大势、抓落实,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二者紧密协同、双向赋能,将实现“1﹢1>2”的效果。
厚植北京大学学术沃土,首都卫生健康高端智库发展其势已成、其兴可待。期待其产出一批有分量、有说服力、有影响力的权威研究成果,赋能健康中国首善之区发展。
文:健康报记者 郭蕾 杨世嘉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