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嘉兴大学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曹益方副主任医师走进《嘉一健康大讲堂》,讲解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点击查看直播回顾:
前列腺癌是起源于前列腺腺泡上皮或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腺癌,是全球男性最常见的实体瘤之一。2022年全球新发约146.7 万例,死亡39.7万例,位列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死亡率第5位。2022年中国新发13.42万例,均居男性肿瘤第6位。发病年龄随年龄递增,<50岁罕见,>65岁占60%以上。
前列腺癌起病隐匿,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在体检时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或直肠指检发现异常。随着肿瘤进展,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困难、尿潴留等排尿异常症状;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时,可引起会阴部疼痛、骨痛(如腰背痛、骨盆痛)、病理性骨折等;晚期还可能出现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PSA是一种前列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血液中PSA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前列腺癌,但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也可能导致PSA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通过穿刺获取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
对于早期的患者,可通过根治性手术来进行治疗,对于中晚期的患者,也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
前列腺癌是一种“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老年男性肿瘤。通过PSA 与MRI筛查可实现早期发现;依据危险度分层制定个体化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并保持良好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预防前列腺癌的方法,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长期大量饮酒等,可能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呼吁50岁以上的男性,每1-2年进行PSA筛查,有家族史者,筛查年龄提前至45岁,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