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脂血症患者越来越多。《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脂血症,总体患病率高达35.6%
那么身体出现哪些异常可能是高脂血症?高血脂人群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我们这就来看看——
高血脂的症状通常比较隐匿,很多患者在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要注意了,可能提示你的血脂已经升高:
1肥胖
肥胖是血脂升高的常见信号,如果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容易使人发胖,从而导致血脂升高。
2疲乏
早晨起床后感觉身体疲乏无力,经常感到头昏脑胀、记忆力和反应力明显衰退。
3视线模糊
当血脂升高时,血液黏稠度增高、流速减慢,可能使视网膜出现暂时性缺血的情况,进而影响视力。
4食欲不振
高脂血症容易影响肝功能或引发脂肪肝,从而使人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
5腿肚抽筋
如果经常出现腿肚抽筋,并时常感到刺痛,可能是胆固醇沉积在腿部肌肉引起的。
当然,以上症状并不代表一定得了高脂血症,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
因此,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诊断。
如果确实是高脂血症,也不用慌张,它属于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受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非常大!
我们这就来看看,血脂高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些什么:
既然高血脂是吃出来的,就应该吧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也就是控制饮食。控制饮食总的原则是“四低一高一适量”: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高纤维、适量蛋白质。
01低能量
限制总能的摄入。主食适量,要维持人体必需的生理活动,碳水化合物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来源为谷薯类食物及各种杂粮。严格限制油炸食品、甜食(点心、蜂蜜、高糖饮料)摄入。另外,要注意一点,大量水果、坚果也能提供能量,水果推荐350克/天,坚果25克/天。限制能量摄入的同时,要增加运动量,维持理想体重。理想体重=(身高-105)*(1+/-10%),每天一测,看看自己是否达标。
02低脂肪
减少脂肪摄入量。这里脂肪,指的是饱和脂肪酸,也就是猪油、牛油等脂肪;但有一类脂肪对人体比较好,就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分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油、坚果、鱼油,可有效控制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单不饱和脂肪酸来源于橄榄油、茶油,可降低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建议一般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所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为1:1:1,也就是红肉、鱼肉、坚果均衡搭配,这也可有效降低血脂。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03低胆固醇
低胆固醇:减少胆固醇摄入。胆固醇的来源就是动物内脏,比如毛肚、百叶、肥肠等。但绝不能禁止胆固醇摄入,因为胆固醇是人体必要物质,而且就算你不摄入,体内也会合成。
04高纤维
多吃新鲜蔬菜、杂粮、豆类等含纤维较多的食物,有利于减低血脂,增加饱腹感。
05适量蛋白质
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包括瘦肉、水产品、蛋、奶及大豆制品。适量的蛋白质是增加抵抗力、防治血脂异常的物质基础。一定注意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合理搭配,纯素或纯荤都不好。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