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杨小红主任:@所有糖友,查空腹血糖前,这几件事不能做,要不就不准了,看看你平时做对了吗?

空腹血糖是糖友监测血糖、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正常范围为3.9-6.1mmol/L,糖尿病患者一般需控制在7.0mmol/L以下。

但很多糖友明明按要求“空腹”,测出来的血糖却忽高忽低,甚至误导医生判断,这其实问题出在“空腹”前的一些不当行为上。糖尿病专家杨小红主任提醒大家,以下5件事,查空腹血糖前绝对不能做,否则结果就不准了。

一、空腹时间过长或过短

中医认为“饮食有节”,空腹需要适当时间:时间过短(<8小时),食物未完全消化,葡萄糖仍在吸收,血糖“假性升高”;时间过长(>12小时),身体因饥饿分解肝糖原供能,反而导致血糖升高,并非真实水平。

正确做法:禁食8-12小时,如早上7点抽血,前一天晚上7点后不再进食。

二、检查时间过早或过晚

中医强调“顺应天时”,血糖也有昼夜节律:过早(<6点),身体未完全苏醒,代谢缓慢,血糖可能偏低;过晚(>10点),空腹超时,糖原分解增加,血糖升高,结果不准。

正确做法:最佳时间为早上7-9点,符合人体代谢规律。

三、刻意改变饮食习惯

中医说“脾胃喜常”,突然改变饮食会打乱脾胃运化:刻意少吃,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次日反弹高血糖;暴饮暴食或吃高糖高脂,食物代谢慢,直接推高空腹血糖。

正确做法:检查前一天保持平时饮食习惯,清淡饮食即可,无需刻意调整。

四、抽血前过多饮水

中医认为“水湿困脾”,过量饮水会影响代谢:大量饮水(>200ml)稀释血液,导致血糖“假性降低”;喝冰水还会损伤脾胃阳气,间接干扰糖代谢。

正确做法:仅可少量喝温开水(≤100ml)润口,不喝任何含糖、含添加剂的饮品。

五、刻意运动或剧烈运动

中医讲“动则生阳”,但空腹运动需适度:刻意运动/剧烈运动,可能消耗过多糖原导致“假性低血糖”,或刺激升糖激素分泌反致血糖升高。

正确做法:抽血前1小时避免跑步、跳操等剧烈运动,缓慢散步5-10分钟无影响;若已运动,休息30分钟后再测。

六、临时改变用药方案

中医强调“用药守方”,擅自改药会打破血糖平衡:自行停药,血糖失去控制,真实升高;加药/减药,可能导致低血糖或药效不足,结果无法反映常规治疗效果。

正确做法:按平时剂量、时间服药(早上的药可抽血后再吃),改药需遵医嘱。

七、前一天熬夜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熬夜耗伤肝阴,导致“肝失疏泄”:夜间升糖激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分泌增加,刺激肝脏分解糖原,使空腹血糖升高。

正确做法:检查前一晚保证7-8小时睡眠,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刷手机、工作。

八、操作失误(采血量不够、酒精未干透)

操作不当直接影响结果:采血量不够,血糖仪无法准确检测,数值偏差大;酒精未干透,稀释血液或刺激皮肤,导致结果失真。

正确做法:采血量以覆盖试纸测试区为准;酒精消毒后,待完全挥发再采血。

九、情绪不平稳

中医说“怒伤肝、思伤脾”,情绪波动会扰乱气血:生气、焦虑、紧张等会激活交感神经,促使升糖激素分泌,即使饮食、用药正常,血糖也可能升高。

正确做法:检查前保持心情平和,可通过深呼吸、听轻音乐缓解紧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杨小红主任:@所有糖友,查空腹血糖前,这几件事不能做,要不就不准了,看看你平时做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