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指在没有外部声源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持续出现嗡嗡、蝉鸣、嘶嘶等异常声音的症状,可单侧或双侧发作,严重时会干扰睡眠、影响情绪,甚至伴随听力下降。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耳鸣患病率约 15%,其中约 2%-3% 的患者因耳鸣严重影响生活。扬州华东慧康医院耳鼻喉科结合临床经验,为大家科普耳鸣的诱因、症状,帮助早发现、早治疗,摆脱 “耳边噪音” 的困扰。
一、耳鸣的常见诱因
耳鸣的诱因复杂,既与耳部局部病变相关,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信号,长期噪音暴露是最常见的诱因之一。长期处于 85 分贝以上的环境(如工厂车间、酒吧、频繁戴耳机听高分贝音乐),会损伤内耳毛细胞 —— 这些毛细胞是感知声音的关键结构,受损后无法正常传递声音信号,大脑会代偿性产生异常声音感知,形成耳鸣。临床数据显示,长期噪音暴露者耳鸣发病率是普通人的 4 倍。
耳部疾病是直接诱因:外耳道耵聍栓塞(耳屎堵塞)、中耳炎、梅尼埃病等,会影响声音传导或内耳功能,诱发耳鸣;突发性耳聋患者常伴随耳鸣,若不及时治疗,耳鸣可能持续存在。此外,全身疾病也会引发耳鸣: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病变影响内耳供血,易出现耳鸣;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会通过影响代谢或神经功能,间接诱发症状;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熬夜,会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使耳鸣加重或反复发作。
二、耳鸣的典型症状与危害
耳鸣的核心症状是 “无声源性异常声音”,不同患者感受差异较大:部分人听到持续性蝉鸣声,昼夜不停,尤其安静环境(如夜间)更明显;有人则是间歇性嗡嗡声或搏动声,与心跳或脉搏节律一致(多与血管问题相关);少数患者会出现高频嘶嘶声,伴随轻微听力下降,常被误认为 “年龄增长导致的听力减退”。
需警惕耳鸣的 “危险信号”:若耳鸣突然加重,伴随单侧听力急剧下降、耳痛、头晕呕吐,可能是突发性耳聋或内耳病变,需 24 小时内紧急就医;若长期耳鸣(超过 3 个月)未干预,可能引发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形成 “耳鸣 - 失眠 - 焦虑” 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症状。
三、及时治疗是缓解关键
扬州华东慧康医院强调,耳鸣治疗需 “先查因、再干预”。首先通过耳镜检查、听力测试、影像学检查(如耳部 CT),明确是否存在耳部病变或全身疾病:外耳道堵塞者清理耵聍后,耳鸣多可缓解;中耳炎患者需抗感染治疗;突发性耳聋伴随耳鸣者,需尽早使用激素、改善循环药物,避免听力永久损伤。
对于无明确器质性病变的慢性耳鸣,可通过声治疗(用轻柔背景音掩盖耳鸣)、认知行为疗法(调整对耳鸣的负面认知)、药物辅助治疗(如营养神经、改善循环药物)缓解症状;同时需调整生活习惯,避免长期噪音暴露,减少耳机使用时间(每天不超过 1 小时,音量不超 60%),规律作息、缓解精神压力。
建议出现耳鸣超过 1 周且无缓解者,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早明确病因、早干预,才能避免耳鸣迁延不愈,守护听力与心理健康。别让 “耳边的小噪音” 变成 “生活的大困扰”,科学治疗才能重获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