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秋天肠胃总“觉凉”?按这3个穴位,暖胃更舒服

仲秋的风悄悄吹进衣服里,我们的肚子先觉得凉了,传统养 生认为,“胃喜暖、暖则散、冷则凝”,这九个字,很可能是秋燥贪凉肠胃闹情绪的根源。夏天很热的时候,大家都爱喝清凉的饮料、吃冰凉的东西,可能会伤脾胃,现在清晨和晚上慢慢变凉了,毛孔还没完全闭上,寒气就进到身体里了,现在要是来块冰西瓜、多吹会儿空调,可能就会让中焦阳气变少,这样就很有可能肚子痛、肚子胀、消化不好。

一、中脘穴

把掌心轻轻搁在上腹部,肚脐正上方4寸的位置,那就是胃的募穴,中脘这儿可是任脉和好几条阳经交汇之处,是调养脾胃功能的关键穴位

早上起来,或者睡觉前躺着的时候,用手心顺时针按揉中脘3分钟,手碰到皮肤有点发烫,然后用手指肚按中脘穴,慢慢做腹式呼吸。

要是在按压的时候摸到了硬疙瘩,或者觉得发凉,就可以在那个位置持续按压20秒,重复做3次,这样的操作可温暖脾胃,有助于舒缓因为虚寒导致的腹部发闷发胀和隐隐作痛

二、天枢穴

肚脐旁两寸的位置,左右两边是对称的,好似门户的关键之处,掌控着肠道气机的升降,出伏之后,温差挺明显的,就容易使得肠道蠕动不均衡,这个穴位在调养肠道、助力排出寒气上可重要。

把双手合拢起来,用食指和中指一起去按压身体两侧的天枢穴,把手指的劲慢慢地压,用力的程度以能感觉到微微有些酸胀就可以了。按住后做画圈揉搓2分钟,很多朋友或能听到肠道发出咕噜声响,要是再配上热敷,其效可能会更好,把粗盐炒热装布袋里,放在天枢穴那里敷大概10分钟,这么做能让体内的寒气和积聚的东西慢慢消解或者排出去。

三、足三里

曲膝的时候,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旁边开一横指的地方,就是健脾和胃的重要穴位足三里。

以大拇指垂直按下或者空心拳捶打,这个时候配合脚尖不停往上翘下压,持续3分钟,若畏寒较明显,便将艾条挂起灸该穴位,距皮肤3到5厘米,使温热顺着小腿传至舒适状态,每日坚持如此操作,有助于增强脾胃抵御寒冷之能力,对调节手脚冰冷或有帮助。

四、组合操作

休息一会将双手掌心搓热,轻轻地叠放在肚脐的位置,顺时针方向揉按三十六圈,动作要柔和一些,慢慢进行。

揉完肚子后,点按中脘、天枢、足三里每个穴位按30秒,一套操作完成,先按中脘来调节脾胃,接着揉天枢调畅肠道,最后按足三里来调养根基。

按揉完喝半杯生姜红枣茶,用3薄片生姜加上2枚去核的红枣焖泡,让身体从里到外都暖和起来。

饮食关键提醒

初秋进补不宜操之过急,过多或猛食油腻之物容易使脾之运化负担加重,建议晨起喝桂枣山药粥,即把山药切丁与糯米同煮,临近煮好时放入桂圆与红枣。

午后建议尽量避免冷饮,以紫苏姜茶代之,紫苏姜茶乃取3片、鲜紫苏叶加2薄片生姜热泡而成。

晚餐不食生食,做菜时可适量加些白胡椒,白胡椒性温,在肠胃中易于走窜,具有散寒的功效,且性质相对于一些其他辛热香料不过于燥烈。

秋天已经渐深,早晚得更留意给胃部保暖,早上起床的时候,能披上一件薄薄的外套,把腰腹部保护好。睡觉之前,用40度的热水泡泡脚,泡15分钟左右,这对恢复阳气有帮助,在这个时候一直坚持通过穴位按揉等办法来守护脾胃的阳气,对于增强体质以及顺利应对秋冬季节的健康挑战,是很有好处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秋天肠胃总“觉凉”?按这3个穴位,暖胃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