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以下简称省疾控局)与河南省气象局举行气象与健康协作机制签约仪式。双方明确,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突出主体责任,将围绕数据共享、风险预警与应急联动、健康影响评估、气象健康宣教和科研攻关五个方面协同发力,建立气候敏感性疾病的早期监测预警等常态化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郭万申;河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怀亮参加签约仪式并讲话。签约仪式由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王仲阳主持。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高温热浪加剧心血管疾病负担,暴雨洪涝诱发肠道传染病暴发……气候变化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挑战。世界卫生组织警示,若不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到2030年,全球每年将新增30万例因气候变暖导致的死亡病例。在此背景下,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治理能力,建立一套科学完善、适应气候变化特征的气象与健康协作机制势在必行。今年夏季,河南高温过程多、极端性强,两部门积极对接,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提示。2024年12月,省疾控局联合省气象局等14个部门印发《河南省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了多部门协作职责。
郭万申说,两部门合作机制的建立,是双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健康中国”与“气候适应”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他强调,加强统筹管理,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明确各项合作事宜重点任务安排,定期举行部门协调会,动态跟踪工作进度,解决疑难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及时有序推进;强化职责履行,做好政策联动与数据共享,省疾控中心对接省气象服务中心,畅通传染病疫情、慢性病相关监测数据与气象温湿度、空气质量指数等数据交换,联合开展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机制研究,共同构建气候敏感性疾病预测预警模型,强化相关疾病风险预报预警和联合处置;确保合作成效,做好立项审核、过程监管及结果评估,强化技术应用,精准实施气象与健康政策,健全风险防控体系,为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与“健康河南”贡献智慧与力量。
就推动落实协作机制,陈怀亮提出:深化数据共享,构建健康气象数据生态体系,全面提升对气候敏感疾病的早期预警能力,为科学高效的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坚实有力的数据支撑;强化科技攻关,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水平,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团队,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专业精湛的“气象+健康”复合型人才队伍;优化服务供给,满足多元健康服务需求,将健康气象服务深度融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机制建设,在会商研判、预警发布、应急响应、人才交流等方面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
两部门合作机制的建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标志着河南省“气象+健康”协作迈出了关键一步,必将为保障全省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