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脑卒中,可能有人觉得 “离自己很远”,可数据却很扎心 —— 每年有 150 万人因它失去生命,而且越来越多年轻人也被盯上。其实它不是 “突然降临” 的,而是身体里的 “隐患” 慢慢积累,最后突然 “爆发” 的结果。今天就用大白话说说,脑卒中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先搞懂:脑卒中的 “两种爆发方式”,本质都是脑血管出问题
咱们的大脑就像 “司令部”,脑血管就是给 “司令部” 送水、送粮的 “管道”。一旦管道出问题,要么是 “堵了”,要么是 “破了”,“司令部” 没了补给,就会出大麻烦 —— 这就是脑卒中的两种主要类型:脑梗(堵)和脑出血(破),它们的发生过程不一样,但都很危险。
第一种:脑梗 —— 脑血管被 “垃圾” 堵死,大脑 “断粮”
脑梗的发生,就像家里的水管被水垢、杂物慢慢堵死,最后一滴水都流不过去。咱们血管里也会产生 “垃圾”:比如平时吃太多高油、高糖的食物,多余的脂肪会在血管壁上堆积,形成 “斑块”。这些斑块一开始很小,可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大,慢慢把血管变窄。
直到某一天,斑块突然破裂,或者血管里的血液因为太黏稠(比如喝水少、熬夜)凝结成 “血栓”,一下子就把脑血管堵得严严实实。大脑没了血液里的氧气和营养,就像断了电的机器,短短几分钟,脑细胞就会开始坏死—— 这时候,脑梗就发生了。
而且很多人不知道,脑梗的 “隐患” 可能藏了十几年:比如 30 岁就有高血压、高血脂,却不管不顾,血管里的斑块逐年变大,等到 50 岁左右,就可能突然 “爆发” 脑梗。
第二种:脑出血 —— 脑血管被 “高压” 撑破,血液淹了大脑
如果说脑梗是 “堵”,那脑出血就是 “爆”。咱们的血管就像老化的橡胶管,长期被 “高压” 挤压,就会变得又薄又脆,稍微一用力就可能破裂 —— 这里的 “高压”,主要就是高血压。
很多人有高血压,却不按时控制,平时该吃的药不吃,还总爱生气、熬夜、搬重物。这些行为会让血压突然飙升:比如生气时,血压可能一下子从 130 涨到 200,脑血管根本扛不住这种 “突然的压力”,薄弱的地方就会直接裂开。
血管一破,血液就会流进大脑里,像洪水一样淹没周围的脑细胞—— 这些血液会压迫大脑组织,让大脑没法正常工作,所以脑出血发作时,人会突然剧烈头痛、呕吐,甚至很快失去意识,速度比脑梗更急、更危险。
别忽视:这些 “日常习惯”,都在给脑卒中 “铺路”
其实脑卒中不是 “突然找上门” 的,而是咱们平时的一些习惯,慢慢给它创造了条件。尤其这 3 个习惯,很多人每天都在做:
1、吃太油太咸:顿顿离不开红烧肉、油炸串,炒菜时盐放得多。这些会让血管里的脂肪和盐分堆积,加速斑块形成,还会升高血压,把血管 “逼” 到破裂的边缘。
2、久坐不动:上班坐 8 小时,回家躺沙发刷手机,一天下来几乎不动。这样会让血液循环变慢,血液容易变稠,血栓更容易形成,给脑梗埋下隐患。
3、熬夜、吸烟:熬夜会让身体一直处于 “紧张” 状态,血压反复升高,损伤血管;吸烟会让尼古丁钻进血管,破坏血管壁,让斑块更容易附着 —— 这两种习惯,相当于直接 “摧残” 血管。
记住:预防脑卒中,关键在 “早”
虽然脑卒中很危险,但它是能预防的。平时只要做好 3 件事,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控制好血压、血脂:如果有高血压、高血脂,一定要按要求调整饮食、规律作息,让指标保持正常;
·每天动一动:哪怕只是饭后散步 20 分钟,或者上下班提前一站下车走路,都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
·少吃 “伤血管” 的食物:少碰油炸、腌制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给血管 “减负”。
脑卒中虽然每年夺走 150 万人的生命,但它并不可怕 —— 只要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避开那些 “伤血管” 的习惯,就能把它挡在门外。毕竟,保护好血管,就是保护好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