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神经损伤乃世界医学共同面对之重大疑难病症,其致病机理复杂,致残率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深重负担。
该病常继发于脊柱骨折,因椎体移位或骨片侵入椎管,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受损,进而引发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及二便失调等诸多症状,属中医学“痿证”“癃闭”范畴,其病机深伏,非一般汤药可速解。
卢大夫深谙中医经典,积数十年临证经验,指出脊髓神经损伤虽症见于肢节,其本却在脏腑。
他认为该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精亏虚则髓海不充,筋骨失养;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肌肉痿软无力;肝主筋,藏血,肝血不足则筋脉失濡,屈伸不利。故治疗必以整体观念为纲,以辨证论治为法,不可徒恃一法一方。
在卢老看来,诊治此疾首重“四诊合参”,详察病源。
他尤其重视望形态、审舌脉、问二便、闻声息,综合辨析患者体质之虚实、病邪之浅深、气血之通滞,从而定出治疗大法。
其立法宗旨,总以“扶正祛邪,通督振髓”为核心,强调从根本调理人体机能,重建经络气血的正常运行。
据此理念,老大夫创立“振髓饮”方,作为治疗脊髓神经损伤的主治方剂。
该方以补肾填精、健脾益气、活血通络为三大法度,融汇补益与疏通之功。
方中常用熟地黄、鹿角胶、枸杞子等滋肾填精、强壮筋骨;以黄芪、白术、人参等健脾益气,助气血生化;更佐以当归、川芎、地龙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并酌情配伍柴胡、白芍以柔肝养血,舒缓筋急。其用药精当,君臣佐使分明,既重视滋先天之肾,又不忘调后天之脾,更兼顾疏泄通达,使补而不滞、通不伤正。
“振髓饮”之运用,绝非固守成方。
卢老强调因人施治,因证调方。
对于兼有湿热者,加黄柏、苍术;痰浊明显者,佐以半夏、陈皮;久病瘀血重者,增入桃仁、红花;对于二便失常,则酌情选用益智仁、桑螵蛸或火麻仁、枳实等,灵活化裁,务求药证相符。
此外,卢顺义老大夫也重视内外同治、针药并施。
常建议患者配合针灸、推拿以疏通经络,激发经气;并指导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助阳气宣通,防止肌肉萎缩。
他强调治疗此类慢性虚损之疾,宜缓图功,不可操切。须患者耐心服药、积极配合,医者悉心辨治、守方易药,方能渐起沉疴。
老大夫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以“振髓饮”为代表方药,从肝、脾、肾三脏同时入手,融补益、通调于一炉,为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提供了一条融汇传统智慧、个体化的治疗途径。
其法理源远流长,其方药匠心独运,彰显了中医在诊治疑难重症中的独特魅力与深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