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00度到2400度,三十多年近视历程的罗大姐一度以为自己只能等待失明,直到在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接受了后巩膜加固术。
“医生说我这个情况非常不好,视网膜变性,黄斑也不是很好。”罗大姐回忆起之前的就诊经历,“当时感觉眼睛被判了‘死刑’,只能在家等着失明。”在几乎绝望的情况下,罗大姐在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接受双眼后巩膜加固术。手术后,她感觉良好,终于看到了防控近视并发症进展的希望。
(罗大姐的近视眼镜)
这一技术的应用,正是爱尔眼科针对不同人群近视问题精准施策的缩影——后巩膜加固术,为近视患者的视力健康筑起防线,在成都东区爱尔眼科眼库的支撑下,更让这一技术得以稳定开展。
青少年:延缓病理性近视进展,守护清晰未来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近视防控的关键阶段,部分孩子因高度近视控制不佳,近视度数每年以超过100度的速度增长,眼轴持续增长,进而发展为病理性近视。镜片越戴越厚,不仅影响孩子的专业报考和职业选择,还可能为成年后的眼底病变(黄斑病变、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等)埋下隐患。
家长应每半年带孩子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若孩子的近视已发展为高度近视,且度数每年增长≥100度、或者眼轴年增长≥0.3mm,其他控制方式不敏感或者效果不佳时,经过专业的眼科医生检查评估确定后,可以考虑选择后巩膜加固术。
后巩膜加固术,是近视防控的又一道防线,它通过机械性加固巩膜、促进巩膜新生血管网再生,改善脉络膜视网膜血循环、刺激局部巩膜等作用,为限制眼轴进一步增长踩下“刹车”,从而避免不可逆的失明性眼底并发症的发生,保护孩子现有的视力不再进一步损伤。
(林江院长为患者做后巩膜加固术)
爱尔眼科四川省区副总院长、儿童眼病专家林江院长指出,适合接受手术的青少年人群主要包括:一是近视度数每年增长超过100度,眼轴年增幅超0.3mm的病理性近视患儿;二是近视度数已达中高度(如600度以上),且进展趋势明显,常规防控手段效果不佳的孩子;三是存在家族高度近视遗传史,近视进展风险较高的青少年。通常建议6-18岁近视进展较快的青少年手术,通过手术干预,可有效延缓近视向高度近视发展,为孩子阻断未来眼底病变的风险,守护清晰视力的可能。
成人:遏制并发症恶化,守住现有视力
与青少年近视不同,不少成人近视患者认为“成年后近视稳定”,不注意用眼习惯,部分高度近视人群眼轴仍在悄悄拉长,就像不断被吹大的气球,眼球壁越变越薄,进而引发脉络膜萎缩、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裂孔、黄斑区病变等问题,严重时可致失明。
“后巩膜加固术对成人的意义,在于筑起一道防线。” 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秦小林医生解释,成人手术通过更大范围的巩膜材料植入,形成物理屏障遏制眼轴拉长,同时为受损眼底改善微循环,从而抑制现有眼底并发症恶化,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的概率。
(秦小林医生为患者做后巩膜加固术)
适合手术的成人人群主要有两类:一是眼轴大于27mm,近视度数仍在进展(如每年增长50度以上),眼轴持续拉长的高度近视者;二是已出现眼底并发症,如后巩膜葡萄肿形成、视网膜劈裂、黄斑区萎缩面积增大、视网膜前膜、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且病情有恶化趋势的患者。手术通过稳定眼轴、改善眼底状态,帮助患者守住现有视力,避免走向失明。
眼库:技术落地的硬核支撑
后巩膜加固术的开展,离不开高质量巩膜材料的支撑。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眼库的优势,为技术落地提供了可靠保障。
秦小林医生介绍:“过去成都地区这类手术开展较少,主要受制于巩膜材料短缺。”而眼库提供的人体巩膜材料具有排斥率低、易与自身组织融合等优势,能更好地发挥支撑与血供作用,且成本更低,减轻患者负担。医院获取角膜时同步取巩膜,保障质量与效率,依托眼库可稳定供材,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医生提醒:高度近视管理,“早” 与 “查” 是关键
秦小林医生强调,高度近视患者需建立科学的视力管理意识:首先要定期检查,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到正规眼科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监测眼轴变化和眼底状态;其次要把握干预时机,病理性近视患者,必要时遵医嘱采取后巩膜加固术,改善眼底循环,避免严重并发症。此外要规避风险行为,避免跳水、蹦极等对眼球有直接冲击力的剧烈运动,降低视网膜脱离风险。
从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到成人的并发症遏制,后巩膜加固术在爱尔眼科的精准应用,覆盖了全年龄段高度近视人群的需求。而眼库的支撑,更让这一技术在守护视力健康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