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类风湿不只是关节痛!齐岩医生揭秘:忽略这点,吃再多药也易复发

很多人一过40岁,就开始反复出现关节肿痛、僵硬乏力,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双手僵硬到难以握拳,阴雨天症状还会明显加重。齐岩医生指出,这未必是简单的“风湿”或劳损,而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在悄悄进展。

在中医理论中,类风湿被归为“痹证”“历节病”等范畴。齐岩医生强调,它的病机根本在于人体正气不足,导致外邪侵袭。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气血不足,则营卫不固。风寒湿邪趁机而入,滞留关节经络,造成气血阻滞,从而引发关节肿痛、变形,甚至功能障碍。

类风湿的病变虽然表现在关节,但齐岩医生提醒,它其实与多个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软弱,更易受外邪侵袭;

·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运化失常,湿浊内蕴,会进一步加重关节肿痛;

· 心主血脉,若血行不畅,则瘀血内生,与湿邪互相搏结,形成“痰瘀互阻”,最终导致关节畸形。

因此,齐岩医生指出,类风湿患者除了典型的关节症状外,还常常伴有身体倦怠、腰膝酸软、怕风怕冷、失眠盗汗等全身性表现——这些都是“本虚标实”体质的外在反映。

针对类风湿“肝肾不足、风寒湿痹、痰瘀互结”这一核心病机,中医早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就记载了一张经典方剂。齐岩医生介绍,该方组合严谨,兼顾“祛邪”与“扶正”,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综合功效。

其组方思路层次分明:

· 以独活、秦艽为君药,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专门针对关节痹痛;

· 桑寄生、杜仲、牛膝补益肝肾、强健筋骨,从本质提升关节的抗病能力;

· 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活血,体现了中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理念;

· 党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促进水湿代谢,从源头上杜绝生痰;

· 桂枝、细辛温经通阳,散寒止痛,可有效缓解冷痛和僵硬症状。

齐岩医生总结说,全方不仅针对外在的风寒湿邪进行驱散,更注重内在肝肾气血的调补,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既能够缓解关节肿痛,又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整体改善患者体质,降低复发几率。

但她特别提醒,类风湿的中医证型其实相当复杂,常见有寒湿、湿热、痰瘀、肝肾亏虚等不同分型。是否适用这个方子,必须经由专业中医师全面辨证之后才能确定,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加减调方。她强烈建议患者切勿自行套用,以免药不对证,延误治疗。

齐岩医生最后强调,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中医调理贵在坚持,从根本改善体质,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生活质量提升的治疗目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类风湿不只是关节痛!齐岩医生揭秘:忽略这点,吃再多药也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