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面部不对称、一侧胳膊麻……这些情况,可能是中风!一图识破

突然昏迷

肢体偏瘫

口舌歪斜

偏身麻木

言语不清

……

如果你身边的人不幸出现这种情况

一定要小心了,可能是中风!

(图片来自太帅图库)

中风又叫做脑卒中,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病人会迅速进入开篇那样的危急情况。

中风类型很多——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等,但是不论哪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这些人是中风高发人群

中风,不是毫无理由突然发生的。这几种人是中风的高发人群[1]

01

高血压人群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高血压未经过规范管理,会对颅内外的血管造成严重的损害。既能导致大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梗死、脑出血,也能导致小血管病变所致的白质疏松、微出血、脑萎缩等[2]

02

高血脂人群

高血脂,特别是高胆固醇血脂,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颅内外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进展,就可能造成血管狭窄、斑块破裂,导致血栓事件。

03

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明确危险因素。长期高血糖的人,血管情况比一般正常人要差,容易形成血栓,这样卒中的风险就增加了。

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较无糖尿病的患者风险更高。

04

肥胖人群

超重与肥胖常伴随更高比例的“三高”、心脏疾病、鼾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显著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

05

吸烟人群

烟草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加速血管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斑块易损。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促使血小板聚集,诱发血栓形成;尼古丁还可以刺激交感神经,促进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对脑血管危害极大[3]

06

饮酒人群

长期大量饮酒,会显著增加脑血管病事件风险,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4]

出现这些症状

可能提示中风

中风的发生往往很突然,可能前一秒还在走路说笑,下一秒就完全失去运动和语言功能了。

哪些表现说明发生中风了呢?可以牢记这份“FAST”口诀[5]

01

“F”指“Face”,即脸部

如果对着镜子做表情时发现脸歪,明显不对称,口水顺着一边嘴角往下流,那么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预警信号。

02

“A”指“Arm”,就是胳膊

抬起双侧上肢时发现两边力量明显不一致,一边无力无法抬举或者明显力弱,则高度提示发生中风的可能性。

03

“S”指“Speak”,即说话

开口说话时言语含糊不清,或者突然听不懂别人说话的含义,提示中风可能累及到语言中枢。

04

“T”指“Time”,强调时间

如果你发现身边的人有这样的症状,一定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第一时间送到距离最近的、有卒中救治通道的医院。

目前我国已经普及了卒中救治,一般的县级医院就有卒中救治通道(多数城市目前都有规范的初级或高级卒中中心)。早一分种的救治,可能对患者未来生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 “FAST”口诀,还有汉化版 “120理论”:

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检查“2”只手臂是否单侧无力,聆(“0”)听讲话是否清晰。

无论是“FAST”,还是“120理论”都是对中风发生时的快速判断的要领,提醒及时发现症状,尽早就医。

还有一类中风,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可以理解为轻微的症状,短时间恢复,多数几分钟至1小时之内快速恢复,容易被忽视。

其中30%的“小中风”会在近期发生大中风,引起严重残疾或危及生命。而多数“小中风”是可以被救治的,为防止发生灾难性的不良结局,需要做的就是即时就医。

怎么减少中风风险?

01

控制血压

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可干预因素。

  • 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 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 建议降至130/80mmHg以下 ;

  • 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

02

控制高脂血症

生活方式的调整有助于改善血脂谱。必要时可以借助药物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脑血管病患者稳定斑块、预防复发的标准治疗。

03

降糖达标

糖尿病患者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结合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提升血糖达标率。老年人、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患者、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要加强监测,避免低血糖[7]

04

戒烟

吸烟对脑血管的危害极其严重。为了脑血管的健康。戒烟是唯一的出路[3]。如果实在戒烟有困难,也可以借助医疗手段和药物手段帮助戒烟。

05

停止酗酒

不建议饮酒。成年人若饮酒,应限量,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低度白酒50毫升,高度白酒30毫升。但 建议最好还是滴酒不沾。

06

均衡饮食

对于高血压的患者,低钠的饮食模式有助于降压达标。对于高血脂的患者,优质低脂饮食有助于血脂的稳定。

糖尿病患者适度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有助于血糖的控制。此外,新鲜水果、蔬菜、优质蛋白、足够的饮水都是脑血管病患者必要的健康基础。

(图片由AI生成)

07

控制体重

目前判断体重是否正常的常用指标是体重指数(BMI),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2,18岁及以上成年人控制在18.5-23.9千克/米²,65岁以上老年人可略高,建议保持在20-26.9千克/米²,80岁以上老年人BMI建议保持在22-26.9千克/米²。

腰围是评价中心型肥胖的常用指标,建议成年女性腰围要小于80厘米,男性腰围应小于85厘米。

08

保持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体力活动降低中风的危险性。如散步(最好是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或其他动态锻炼,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周进行15-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

高危患者(如高龄、心脏病患者、血压或血糖不稳定的患者、跌倒风险高的患者、以及骨关节疾病的患者等)应遵照医嘱的建议,在安全的前提下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1]

(图片由AI生成)

长期伏案工作的你,也要了解这些知识,从年轻时就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积极的身心状态,去接受生活中的挑战[8]

参考文献

[1]HANKEY G J.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 [J]. Lancet Neurol, 2014, 13(2): 178-94.

[2]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J]. 2021, 13(04): 26-3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面部不对称、一侧胳膊麻……这些情况,可能是中风!一图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