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须 通讯员 陈伟奇 王建坡)8月12日,记者从河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启动仪式暨培训班上获悉,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2025年河南将开展第4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调查覆盖13个省辖市的19个县(市、区),涉及土源性线虫病、带绦虫病、肠道原虫病等,通过粪便及肛拭子实验室检测、流行因素调查、居民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计划于11月底前完成2万余人的调查。
人体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涉及人、环境、动物宿主等多层面,具有复杂性。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河南省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2014年~2016年的第3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显示,河南省人群蠕虫感染率仅为1.85%,显著低于5.10%的全国平均感染率;河南省寄生虫病进入低流行阶段,防控重点虫种由蛔虫转变为蛲虫,防控策略完成从“广泛撒网”到“精准拆弹”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当前,随着河南省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持续下降,群众对寄生虫病认识逐渐淡薄,医疗机构在相关诊疗知识的储备上也存在不足。加之随着饮食多元化及跨境人员流动的日益频繁,输入性、新发及罕见寄生虫病例时有报告,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开展本次调查,不仅能摸清人群感染底数、找准防控薄弱点,更为下一步制定并实施精准防控措施,持续降低寄生虫病的危害,巩固防治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培训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2位专家,分别针对寄生虫病调查数据的分析利用及文章撰写、地理信息系统在寄生虫病调查及防控中的应用进行讲解和现场实操授课。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名专家分别针对河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实施细则进行解读;对原虫检测方法及鉴别、蠕虫检测方法及虫卵鉴别等内容进行讲解授课,并安排了虫卵镜检操作和镜检技能考核。本次培训班还从调查的组织协调、宣传发动、经费保障、调查创新等方面对河南省第4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全省13个省辖市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主管领导和业务骨干,以及19个调查县工作负责人、相关检验人员共计100余人参加培训。
第4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涵盖人员培训、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数据录入及质控等多项内容,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如何实现省、市、县三级高效联动,是对全省寄生虫病防控队伍的一次全新考验。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接到第4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任务后,印发了《河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的通知》,明确了各级的工作任务和职责;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套制定了《河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技术方案》。同时,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技术指导组和镜检专家组,负责本次调查专业骨干的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资料汇总与分析等,并配备了调查所需的大部分物资。
此外,结合河南省既往人群肠道原虫感染数据,第4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挑选了4个既往感染率较高的县(区)加做原虫感染调查;同时,鉴于目前河南省肠道寄生虫感染以儿童蛲虫感染为主,本次调查增加了幼托机构蛲虫调查。河南省增加的这些自选项目在扩展调查深度的同时,也将为河南省差异化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