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周有光先生的养生秘诀:写书撰文自得其乐

周有光先生(1906—2017)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先生2005年时迎来百岁,在新年的第一天,他画了一条半圆的曲线,解释说:“人的一生遵循着一个规律,0—10岁是生长的旺盛期,曲线迅速向上;90—100岁是人的衰弱期,曲线迅速落下;超过100岁的人实在很少,上帝可能是把我给忘了!”老人家以睿智的思想、乐观的心态,迎接着自己的一百岁。

周老说:“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年逾百岁了还可以工作,我认为主要是思想要乐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的爱好就是看书,写文章。”周有光先生学识渊博,被誉为“周百科”。他参与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编纂工作。一生共完成了28部著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汉字改革概论》、《世界文字发展史》。周老自退休至今,不只潜心研究学问,还坚持每月发表文章。

周老对待人生也有着明确的态度。他有“三不”原则。一是“不过年”,逢年过节不大肆庆祝;二是“不做寿”,没有“逢十大庆”的做法;三是“不立遗嘱”,不重钱财。他将全部心思都投入到了做学问上,既是乐趣,也是追求。

有些人认为,常读书多动脑易费神,不利于养生,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读史可使人明智;读诗词可以陶冶情操;读报纸时事令生活变得充实。写作虽需费些脑筋,但是不只要不过度劳累,做到劳逸结合,对开拓思维还是很有帮助的。

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女士,一生坚持写作,活到了99岁高龄;著名作家、诗人臧克家常年坚持写作,即使在身患疾病的情况下,也没有放下过手中的笔。她以笔为剑,勇敢地与病魔搏斗,同样活到了99岁高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读书、写作对于健康的好处,许多老年朋友都加入到了此行列中。空闲之时,不妨拿起书,提起笔,将过往回忆或是生活感悟记录下来,虽不能和名流大家比肩,但是对自己及后人来说,不失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作者 李德勇 实习编辑 荣福泉

“岁月华章”银发风采展示

来源:大众卫生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周有光先生的养生秘诀:写书撰文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