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身体里的血管,就像家里用了多年的水管,时间长了难免会积点 “水垢”—— 像吃进去的油腻没代谢掉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还有身体里的代谢废物,堆得多了就会形成小斑块。这些斑块一天天变大,血管就会变窄、甚至堵上,要是堵在关键地方,麻烦可就大了。
很多人平时总觉得头晕、胸口发闷,稍微动一动就气短,其实可能就是血管在 “报警” 了。从老辈的经验来说,这往往和身体里 “血走得不顺”“湿气太重”“气不够用” 有关系。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超简单的 “血管保养方”,就用咱们常见的山楂,再加上茯苓和黄芪,三样放一起,帮着通血管、祛湿气、补力气,自己在家就能做。
先说说这三样为啥这么好用:
1. 山楂:帮血管 “刮油化瘀” 的天然好东西
山楂咱们都吃过,酸溜溜的特别开胃,但它可不只限于助消化。里面含有的山楂酸、黄酮类物质,能让血液不那么 “稠”,还能减少胆固醇的生成,帮着把血管里的多余油脂代谢掉。同时它还能让血管变柔软,让心脏周围的血管更通畅,给心脏多送点 “养分”。
2. 茯苓:给血管 “祛湿气” 的好帮手
茯苓是很常见的食材,平时熬粥、煲汤都能用。它里面的茯苓多糖特别好,能帮着健脾祛湿 —— 咱们身体里湿气重了,容易变成 “痰浊”,这可是血管斑块的 “原材料”。茯苓能减少这些 “原材料”,还能调节血脂,把血液里的 “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一降。
3. 黄芪:给血管 “加动力” 的 “能量泵”
黄芪看着像晒干的树枝,却是补力气的好东西。它里面的黄芪皂苷、黄芪多糖,能让心脏跳得更有力,帮着把血液 “推” 到全身各个角落;同时还能保护血管内壁,减少斑块长出来的风险。
这三样搭在一起,作用就能 “1+1+1>3”:山楂帮着通血管、清垃圾,茯苓帮着祛湿气、防堆积,黄芪帮着补力气、推血液。三样一起发力,就能让 “血通了、湿气没了、气也足了”,全身的血管通畅了,人自然就觉得轻松。
做法也特别简单,一点不麻烦:
① 准备山楂干 10 克(大概 5-6 片)、茯苓 10 克、黄芪 10 克(切片的最好,方便出味);
② 往里面加 400 毫升左右的沸水,盖上盖子焖 20 分钟就能喝了,喝完还能再续水泡个 2-3 次,当天喝完就行。
像平时血脂有点高、血液偏稠,总觉得头晕、胸口发闷的人;还有平时吃得比较油腻、不爱运动,总觉得没力气、脸上油乎乎的,吃饭没胃口、消化不好,吃完肚子胀,天天坐着上班的人,都适合试试这个搭配。
不过最后得说一句,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调理身体也讲究 “因人而异”,要是想长期用,最好还是多留意自己的身体反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才更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