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都是精神科常见疾病,二者之间症状存在重叠交叉,诊断容易混淆。患者发病后都可能出现认知,情感等多方面障碍。且二者都有着一定的自伤自残风险,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也具有严重影响。
一、双相情感障碍有何表现?
双相障碍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发作间歇期完全缓解。
1、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木僵。
典型症状三低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发作至少持续2周精神运动性改变焦虑,运动性迟缓或激越生物学症状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精力缺失,躯体不适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
2、躁狂发作:典型临床表现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的“三高”症状。
(1)情感高涨:是躁狂发作的主要原发症状。典型表现为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主观体验特别愉快,生活快乐、幸福;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其高涨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言语诙谐风趣,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有的患者尽管心境高涨,但情绪不稳,时而欢乐愉快,时而激动易怒。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易激怒、敌意,动辄暴跳如雷、怒不可遏,甚至可出现破环及攻击行为。
(2)思维奔逸:患者联想速度明显加快,思维内容丰富多彩,自觉脑子聪明,反应敏捷。语量大、语速快,口若悬河。联想丰富,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产生。严重时出现音联、意联、随境转移等。
(3)活动增多、意志行为增强:多为协调性精神运动型兴奋。患者自觉精力旺盛,能力强,兴趣范围广,想多做事,因而活动明显增多,整日忙碌不停,但多有始无终。行为轻率或鲁莽,自控能力差。患者无疲倦感。严重者可出现攻击和破坏行为。
二、与精神分裂症有何联系?
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同属重性精神疾病,存在一定联系但本质不同。
二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部分症状可能交叉重叠,比如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在严重躁狂或抑郁发作时,可能出现短暂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相似;两者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家族中有相关病史的人患病风险更高;且均需通过药物治疗结合心理干预改善症状,治疗周期较长。
但二者核心差异明显:双向情感障碍以情绪极端波动为核心,精神病性症状多伴随情绪发作出现且与情绪相关;而精神分裂症以思维、感知、行为的分裂为主要特征,存在持续的幻觉、妄想、思维混乱、情感淡漠等,情绪症状并非核心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也需根据具体症状精准区分,避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