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子女的我们有没有发现爸妈的饭量越来越小,慢慢地筷子拿不稳了,体重也悄悄降了好几斤,稍微动一动就喊累……这些看似“老了就这样”的现象,可能是营养不良在悄悄作祟。
数据显示,我国社区里每8位老人就有1位存在营养不良,住院老人里这个比例更高。别以为营养不良只是“瘦了点”,它会让老人更虚弱、容易生病、走路没力气,甚至住院时间变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好在,不用吃药也能改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怎么通过吃饭、运动等简单方法,帮家里老人把营养“补”回来。
怎么判断:
家里老人是不是营养不良?
体重:
半年内不知不觉瘦了5%以上(比如原来100斤,半年内体重掉到95斤以下);
吃饭:
一顿饭吃不了半碗,或者连续好几天没胃口;
状态:
很容易累、没精神,握东西没力气,走路变慢。
如果有这些情况,建议带老人去医院,医生会用专门的工具做更准确的判断哦。
怎么吃,是改善营养的第一步
对有营养不良风险的老人来说,“科学吃饭”是改善健康的首选办法。可以找医院的营养科医生或专科护士,他们会根据老人的情况(比如有没有糖尿病、牙齿好不好等)制定吃饭计划。牙不好的老人,可以把饭菜煮软、切碎,或者做成糊糊;胃口小的老人,试试“浓缩营养”的食物,比如鸡蛋羹、肉末粥、豆腐脑,少喝稀汤寡水。多做老人爱吃的口味,让吃饭变成开心的事。
饭吃不够?试试“营养加餐”
如果老人实在吃不下太多饭,别硬塞,可以用口服营养补充剂(简称ONS),就像“营养小零食”,在正常吃饭外额外补充。
ONS就是专门为老人设计的营养粉、营养液,比如蛋白质粉、全营养制剂,可以让医生推荐适合自己的种类。它们能快速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比自己熬汤、炖补品更方便、更精准。可以在两顿饭中间当加餐;少量多次的小口慢慢喝,避免觉得太腻;一般喝1-3个月,老人的体重和力气会慢慢变好。
动一动,帮身体“吸收”营养
光吃不动也不行!适当运动能让老人胃口变好、肌肉变结实,反过来促进营养吸收。
可以根据老人的体力来选择合适的运动:
身体还行的老人:每天散步、骑车、慢跑15-30分钟,或者打太极、做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运动对老人很友好);
体力差一点的:在家扶着桌子站一站、抬抬胳膊,或者坐着踢踢腿。
建议每周运动3次左右,别太累,感觉微微出汗就好;运动时最好有家人陪伴,避免摔倒;坚持锻炼,老人走路会越来越稳、有力气。
老人的营养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改善也需要时间,家人的耐心也很重要。别因为“他今天没吃多少”就着急,多鼓励、多陪伴,让老人在轻松的氛围里吃饭、运动,效果才会更好哦!如果您家中有营养不良的老年人,不妨从今天开始尝试这些方法,帮助他们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