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搜狐医药 | 国家卫健委发文要求医生净化“朋友圈”和“社交圈”,严查失德行为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编辑 | 袁月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印发《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以下简称,《准则》),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道德行为,引导医务人员明大德、遵医德、守公德、严私德。

《准则》共包含10条,分别是:坚定政治方向,爱国遵纪守法,弘扬崇高精神,主动担当作为,爱岗敬业钻研,恪守伦理规范,坚持作风正派,共建和谐关系,坚守诚信原则,践行廉洁自律。

在弘扬崇高精神方面,《准则》提出,医务人员应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践行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传统医德医风。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时刻尊重、关心、爱护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对待患者,不分年龄、性别、地域、民族、国籍、经济情况,都应一视同仁,尽职尽责救治患者。

在主动担当作为方面,《准则》提出,医务人员应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性活动。规范开展与岗位、专业领域相适应的科学、准确的公众健康教育。

在坚持作风正派方面,《准则》提出,医务人员应自觉维护行业形象。认真履行医务人员职责,践行医疗服务承诺,以公平、公正的原则使用医疗资源。

在践行廉洁自律方面,《准则》提出,医务人员要净化“朋友圈”“社交圈”,不搞团团伙伙、请托办事、利益输送。

在实施与监督层面,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明确表示,将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完善落实《准则》的机构内制度规范,及时发现处理违反《准则》要求的行为。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公开监督举报方式,对群众反映的违反《准则》的有关问题线索,要认真核查并及时反馈。对违反《准则》的医务人员,要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此外,还要将医务人员贯彻执行《准则》情况作为医务人员年度考核、医德考评和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严重违反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行为确定为考核不合格。

中国医师协会在《准则》的解读中表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医务人员以“淡泊”之心放下功利计较,方能以明志之坚定勇担生命之重;在宁静中沉淀对生命的敬畏,方能以大爱之姿托举起患者的希望,在守护生命的征程中抵达致远的境界。

解读还指出,医务人员作风正派、自重自爱,不仅对个人品质的塑造起到积极影响,也对整个卫生行业形象及声誉的维护起到正面作用。廉洁自律不是否定医务人员的合理报酬,而是要求报酬获取途径必须符合职业伦理、法律规范与患者福祉。医务人员应与医药企业保持正当关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有效适宜的医疗保健服务。以“治病救人”为唯一价值坐标,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方能在与药企的交往中保持独立人格,真正实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职业境界。这既是对“大医精诚”传统的传承,亦是现代医疗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搜狐医药 | 国家卫健委发文要求医生净化“朋友圈”和“社交圈”,严查失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