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上吐下泻!60岁妇人检查发现胃藏大量“一级致癌物”,元凶竟是它!

一双用了5年的筷子,差点把一个人“吃”进医院。你有没有想过,家里看起来最安全的厨房,其实藏着一个比砒霜还毒的隐形杀手?

今天来聊一个餐桌上经常被忽视的“隐形杀手”——黄曲霉毒素。

可能很多人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你知道吗?它的毒性竟然是砒霜的 68倍,而且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1毫克就有可能诱发癌症,尤其是肝癌。

那它到底藏在哪里呢?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据媒体报道,前几天,郑州一位60岁的阿姨因为呕吐、腹泻去医院检查,结果医生在她的胃里发现了大量的黄曲霉菌。追问病史后发现,这位阿姨非常节俭,一双筷子用了整整5年都没有换过。医生高度怀疑,正是这双长期未更换的木筷子成为了细菌滋生的温床。

幸运的是,这位阿姨经过治疗已经康复出院。但这个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看起来干净的餐具,如果长期使用、不注意清洁消毒,也可能成为健康的“定时炸弹”。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黄曲霉毒素并不是筷子本身产生的,而是藏在筷子表面那些清洗不干净的食物残渣中,尤其是木质餐具,容易吸水、发霉,时间久了就可能滋生霉菌。所以,医生建议:木质餐具要定期更换,不要“用坏了再换”。

除了筷子,黄曲霉菌还特别喜欢“躲”在以下这些地方:

  • 过期或者变质的食用油;

  • 发霉的坚果、豆类;

  • 发霉的玉米、小麦、大麦;

  • 泡太久已经变质的木耳;

  • 发霉的茶叶;

  • 还有案板、厨具、厨房角落、浴室甚至墙壁地板,只要潮湿,它就可能悄悄滋生。

重点来了:即便你把这些食物煮熟了,高温也未必能杀死黄曲霉毒素。它的熔点在237℃到299℃之间,一般的蒸煮炒根本不够。所以,有些人以为“把发霉的部分去掉、煮一下就能吃”——这个习惯,真的很危险!

那我们该怎么预防呢?很简单,记住两个方面:

第一,注意食品卫生:

  • 买东西时选外观正常、没有霉斑的;

  • 食材储存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

  • 按照保质期吃,别“囤太久”;

  • 一旦发现食物发苦、发霉,有霉点的,坚决不要吃

  • 储藏区域和餐具要定期清洁消毒。

第二,注意家庭环境卫生:

  •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潮湿;

  • 检查家里的潮湿死角,比如地下室、厨房、墙角、浴室;

  • 有渗水、发霉现象,要尽快处理。

黄曲霉毒素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威胁却实实在在。很多时候,健康不是败在重大疾病上,而是被这种“看不见的小事”慢慢拖垮。

黄曲霉毒素可怕,但它并不可控。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留心,勤清洁、重储存、懂判断,就能把这位“隐形杀手”挡在门外。健康,从丢掉那双旧筷子开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上吐下泻!60岁妇人检查发现胃藏大量“一级致癌物”,元凶竟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