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他在志愿军当军长不久,调回国到非战斗岗位,5年后重返军事岗位

韦杰是中国开国将领中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战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几乎始终身处军事主官的重要位置,积极参与各类战斗和军事行动。然而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韦杰却被调任到非战斗岗位,离开了曾经的军长职务,转而在军事学院工作多年,为军事教育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回顾韦杰的军旅生涯,他在1948年初告别了曾经的老部队,调任至新成立的晋冀鲁豫军区,担任14纵司令,随后又调整为13纵司令。在随后的战斗中,他全心投入到部队的内线作战,不久之后,部队编入华北军区,展现了他出色的指挥才能。到了1949年,其所属部队改编为18兵团,参与了艰苦卓绝的解放大西北和大西南校园战役,华丽地写下了历史的一页。

在抗美援朝的关键时期,韦杰所在的兄弟部队被召至前线。因60军军长因健康问题无法继续担任指挥,韦杰被迅速空降至该军担任军长的重任。60军的前身是晋冀鲁豫军区的8纵,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之前甚至可以追溯至太岳军区地方武装。在经历了一系列攻坚战,包括临汾、运城、晋中以及太原的战斗后,60军已经锻炼成为一支既能攻又能守的主力军队。

在前线,60军经常与12军和15军共同组建志愿军第3兵团。与12军相比,60军和15军几乎同时组建,分别由晋冀鲁豫军区的8纵和9纵以及太岳和太行军区的地方武装组成,展现了战斗力的极大提升。60军在前线进行的配合作战中,有时3个师并不在韦杰的直接指挥之下。尤其是在第五次战役中,180师接连遭受围困,韦杰作为军长和政委,虽然尽力指挥,但无可奈何,只得眼睁睁看着部队损失惨重,这一情况也成为60军建军以来所面临的最大困境。

不久之后,韦杰与政委便回国述职,他原本计划带领部队打一场翻身仗,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一计划并未如愿以偿。虽然内心有些遗憾,但相较于180师所遭受的牺牲而言,他认为自己的个人委屈并不能算什么。

回国后,韦杰被调往军事学院的高级函授系担任主任,期间60军继续在前线奋战,多次参与重大战役并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所有人心中都充满了重新翻身的希望。60军直到1953年才得以撤回祖国,结束了那段艰苦的战斗时光。

通常情况下,军事主官的任职会一直停留在作战单位,而韦杰却被安排从军事前线转向教育岗位,这在当时并不常见。在战争年代,个别干部出于一些特殊原因,也会被安排从事军事教育工作。例如,陈康在回归129师时的调动就显得非同寻常,因此被安排至随营学校任教。如今,韦杰似乎也正在经历类似的变迁。

在军事学院任职期间,他整整工作了五年。1957年,高等军事学院的成立对于韦杰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契机。校领导如刘院长、陈伯钧副院长、刘忠等人纷纷晋升到北京任职,随着各军兵种的学院独立办学的推进,他终于有机会回归到他始终向往的军事岗位。最终,在刘院长的推荐下,韦杰接任成都军区副司令,负责军事训练的工作,从1957年到他离休,始终在这个岗位上默默付出,未曾变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他在志愿军当军长不久,调回国到非战斗岗位,5年后重返军事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