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生阳气的三种食物,建议三伏天要常吃,健脾祛湿,安康顺利过炎夏

三伏天,炎热潮湿,我们的脾胃容易被湿气困住,阳气也给打压得抬不起头来。阳气是啥?简单说就是身体里的“小太阳”,温煦脏腑,推动气血运行,防御外邪。三伏天贪凉饮冷,湿气又重,最容易伤的就是脾阳和胃阳。阳气一弱,人就容易疲劳、怕冷、拉肚子、没胃口,各种小毛病就找上门来了。

这时候,药补不如食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三伏天里三种能生发阳气、强健脾胃的家常美食,花钱不多,效果却实实在在,让你越吃越舒坦!

一、紫苏醋泡姜

1. 抓一把新鲜紫苏叶子(梗也可以一起用),洗干净。锅里放足量清水,把紫苏叶丢进去,再加一大块黄冰糖(甜度按自己喜好调),倒入白醋(醋和水的比例大概1:3到1:4),撒一小撮盐。

2. 大火煮开,转小火咕嘟个10-15分钟,让紫苏的味道和颜色充分释放出来,汤汁变成好看的紫红色或棕红色。

3. 关火,把紫苏叶捞出来不要(喜欢浓郁味道的也可以留几片),把煮好的紫苏糖醋水彻底放凉,一定要凉透!

4. 嫩姜(仔姜最好)洗净,不用去皮(姜皮是凉性的,能平衡姜肉的温热),切成薄片。撒一点点盐,用手轻轻抓一抓,腌个十来分钟,然后挤掉渗出的多余水分(这样口感更脆)。

5. 找个干净无油无水的密封罐子,把挤干水的姜片放进去,倒入完全冷却的紫苏糖醋水,水量要没过姜片。盖紧盖子,放进冰箱冷藏室,耐心等上3天左右,就能吃了!随吃随取,脆嫩爽口,酸甜微辛。

紫苏叶是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高手,能解鱼蟹毒,化湿浊;姜更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的“明星”,能振奋脾阳,驱散体内积聚的寒气湿气。冰糖补中益气,白醋酸甘化阴,又能收敛。这小小一罐,辛散、温通、甘补、酸收都有了,特别适合三伏天早上吃几片,或者当佐餐小菜,唤醒沉睡的脾胃阳气,赶走湿困的黏腻感!

二、韭菜苔炒猪血

1. 韭菜苔掐掉尾部老硬的部分,洗净,切成寸段。猪血切成大小适中的方块或厚片。烧一锅开水,水里加点料酒和几片姜,把猪血块放进去焯烫1分钟左右(去腥定型),捞出沥干。准备点姜末、蒜末,喜欢吃辣的可以切点小米辣。

2. 锅烧热,倒适量油(可以稍微多一点点),油热后下姜蒜末(和小米辣)爆香。然后立刻倒入焯好水的猪血块,动作要轻,用锅铲背轻轻推动(别使劲搅,容易碎),稍微煎炒一下。

3. 沿锅边烹入一圈料酒去腥增香,加适量生抽、一点点蚝油、少许胡椒粉调味(盐看情况加,生抽蚝油都有咸味)。

4. 快速倒入韭菜苔段,开大火!快速翻炒十几二十秒,看到韭菜苔颜色变深、变软,立刻关火!千万别炒老了!滴几滴香油(可选),快速翻匀出锅!

韭菜苔辛温,能温肾助阳、行气活血、健胃提神;猪血性平,富含铁质和优质蛋白,有解毒清肠、补血养颜的功效。这道菜一温一平,既能生发下焦阳气,又能清理肠道垃圾,特别适合感觉三伏天肚子胀胀的、消化不太给力的时候吃。注意韭菜苔要大火快炒,保持脆嫩口感,猪血嫩滑才好吃。体质特别燥热的朋友,韭菜苔量可以酌情减少。

三、茴香鸡蛋虾皮馅饼

1. 和面:面粉加适量温水(或一半开水一半凉水,做成半烫面更柔软),用筷子搅成絮状,再揉成光滑柔软的面团(比饺子皮面软一点),盖上湿布或保鲜膜醒20-30分钟。

2. 做馅:新鲜茴香摘洗干净,彻底沥干水分(非常重要!),切碎。鸡蛋打散,锅里放稍多点油烧热,倒入蛋液快速炒散炒碎成小块,盛出放凉。抓一把虾皮(稍微冲洗沥干或直接用),用厨房纸巾吸吸水分,可以稍微用油煸炒一下更香(可选)。

把切碎的茴香、放凉的鸡蛋碎、虾皮放入大碗中。先加入适量的香油(或者熟油/花椒油)拌匀,让油包裹住茴香碎,能有效防止出水。然后加入盐、少许白胡椒粉、一点点生抽或蚝油(提鲜,可省略)调味。注意盐别放太早,包之前再拌匀最好。

3. 包&烙: 醒好的面团揉匀,搓成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比饺子剂子大)。剂子擀成中间稍厚、边缘薄的圆皮(不用太薄,防止露馅)。放入足量的茴香馅,像包包子一样收口捏紧,然后轻轻按扁成圆饼状。

平底锅或电饼铛预热,刷薄薄一层油,放入馅饼胚,中小火烙。烙至一面金黄定型后,翻面,盖上锅盖焖烙一会儿(利于成熟和保持内部湿润)。两面都烙成漂亮的金黄色,饼身鼓起、感觉轻飘飘的就熟了。

茴香是这道馅饼的灵魂!它散寒暖胃、理气止痛的功效,对于三伏天因贪凉导致的胃脘冷痛、食欲不振特别有效。鸡蛋提供优质蛋白,虾皮不仅提鲜,还能补充钙质和矿物质。用油拌馅锁住茴香水分,烙出来的馅饼才能皮软馅香,不会湿哒哒的。这热乎乎的馅饼下肚,一股暖流从胃里升起,别提多舒服了!

这个夏天,就用这三道“生阳”美食,把健康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舒舒服服、轻轻松松地度过炎炎三伏天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生阳气的三种食物,建议三伏天要常吃,健脾祛湿,安康顺利过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