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张宗逊原本是毛主席的人,彭德怀借走后,再也不还了

在革命战争年代,彭德怀深得毛主席的器重,毛主席曾亲自题诗以表彰他的英勇与忠诚:“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不仅是对彭德怀卓越军事才能的高度赞扬,也表露了两人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那么,彭德怀是否也有特别依赖与器重的战友呢?答案毫无疑问,就是张宗逊。张宗逊曾担任第一野战军副司令,而在彭德怀不在时,他也代理了司令职务。

张宗逊与毛主席、彭德怀之间的关系颇有深度与渊源。张宗逊,陕西渭南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进入国民革命军,担任排长和连长等职务。1927年,时年仅20岁的张宗逊跟随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虽失败,但张宗逊的革命之路却因此开始了。起义后,他担任了特务连副连长,负责保护毛主席的安全,成为毛主席最早的警卫员。

井冈山根据地初建时,外有反动武装和土匪威胁,内部又充满了动摇分子和叛徒。张宗逊意识到毛主席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他形影不离地跟随毛主席,每次外出,张宗逊总是守在毛主席身边,夜晚更是亲自为毛主席准备铺板,自己则打地铺守夜。随着井冈山局势逐渐稳定,毛主席开始重视情报工作,张宗逊也因此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负责搜集敌方情报。张宗逊依靠敌区报纸、人口探查等方式,收集了大量重要情报,帮助毛主席做出了关键决策。

有一次,张宗逊从敌区报纸上获知朱德等人正在广东汕头活动,马上向毛主席报告,促成了朱毛会师。又有一次,部队在瑞金活动时,张宗逊深入瑞金县,通过邮政局获取报纸,从而得知敌军第15旅正在向瑞金逼近,急速作战的军情让张宗逊及时向毛主席报告,结果成功在大柏地伏击敌军,歼敌两个团,俘虏800余人,缴获枪支数百支。

毛主席对此大为赞赏,并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在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中,张宗逊带领36师与红三军团配合,活捉了敌军张辉瓒,立下赫赫战功。此次作战的协同,让彭德怀对张宗逊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两人之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到了长征时,原本被指派为开路先锋的洪超不幸牺牲,彭德怀便决定重新选人,并想到张宗逊,申请将其调来。张宗逊的表现毫不逊色,长征途中他为血战湘江、勇夺娄山关、攻占遵义城等重要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

长征胜利后,毛主席任命张宗逊为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负责护送中央机关迁往延安。毛主席感慨万分地对他说:“十年前,你护送我上井冈山,十年后,还是你护送我去延安城,这就是缘分啊!”

1947年3月,蒋介石派胡宗南率领30万大军进攻延安,中央军委决定将陕甘宁解放区的部队整编为西北野战兵团,彭德怀担任司令兼政委,张宗逊则被任命为副司令,成为彭德怀的得力助手。在西北战局愈发复杂的情况下,张宗逊不仅帮助彭德怀制定战略,还亲自指挥作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西北战局逐步稳定,毛主席认为张宗逊的能力应当得到更大的发挥,遂拟定将他调往中央军委。但彭德怀坚决不同意这一调令,认为尽管西北战局有了进展,但国民党军仍然不容小觑。张宗逊对西北局势非常熟悉,若此时调走他,可能会影响全局。因此,彭德怀将电报交给张宗逊征求意见,张宗逊决定留在西北,和彭德怀一起打完这场战斗。

此后,彭德怀向中央军委解释了张宗逊未能调走的原因,得到了毛主席的同意。张宗逊继续留在彭德怀身边,为西北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彭德怀挂帅出征。在此期间,他举荐张宗逊代理主持西北地区的军政事务,这一举动足见他对张宗逊能力的高度认可。

张宗逊,作为彭德怀最信任的副手之一,凭借卓越的军事才干与坚定的革命信仰,始终是彭德怀身边的重要支柱之一。两人携手并肩,经历了无数风雨,书写了一段传奇的革命历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张宗逊原本是毛主席的人,彭德怀借走后,再也不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