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最“考验人”的时候。天气闷热、湿气重、胃口差、动不动就犯困,连做饭的心情都提不起来。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老一辈却特别强调要“喝汤”!
**老话讲得明白:“伏天喝碗汤,一年都安康。”**别小看这一碗热汤,它不仅能缓解伏天的烦躁,还能从身体里“赶走湿气”,把一整年的元气慢慢养回来。
今天就来分享三款适合伏天喝的经典汤品,每一碗都家常易做,食材不贵,关键是:喝完舒服、暖心又养身。
一、山药乌鸡汤:清润滋养,轻盈过三伏
如果说有哪一款汤最适合在闷热又容易乏力的伏天喝,那非“山药乌鸡汤”莫属。
为什么推荐它?
乌鸡本身就温和不燥,搭配山药,**一清一润,恰到好处。**喝着不腻,入口绵滑,汤清味浓,特别适合那些伏天没胃口、怕油腻、身体虚弱的人群。
一碗山药乌鸡汤,喝下去不只是一顿饭,更像是给身体按下了“重启键”。
材料准备:
乌鸡半只(约500克)
山药1根(铁棍山药或淮山均可)
枸杞一小把
生姜3片
盐适量
做法详解:
乌鸡洗净,焯水去血沫,捞出备用;
山药削皮切块(可戴手套防滑手);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乌鸡、姜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
加入山药,继续炖20分钟;
出锅前加枸杞、调盐,焖5分钟即可。
小贴士:
山药建议后放,不然煮太久会化掉;
枸杞煮太久会发酸,最后放口感更好;
乌鸡汤色深但不油,炖好之后汤味清香醇厚,非常适合夏天常喝。
二、山药绿豆排骨汤:一汤两用,清热又润燥
都知道绿豆能清热解暑,但一味喝绿豆汤,有时候会太凉,反而刺激肠胃。这时候,如果能搭配排骨和山药一起熬一锅,中和了凉意,又保留了绿豆的爽口,简直一举两得。
为什么它是夏日“人气王”?
一来绿豆解暑清心,二来排骨增加鲜味和营养,三来山药中和寒性、调理肠胃,这一锅喝下去,夏天的浮躁仿佛都被安抚了。
材料准备:
排骨300克
绿豆50克
山药1段
姜2片
盐适量
做法详解:
绿豆提前泡1小时,排骨焯水备用;
锅中放入排骨、姜片、绿豆,加水煮开后转小火炖40分钟;
加入切好的山药块,炖15~20分钟;
出锅前调味,撒点葱花增香也可。
小贴士:
绿豆别煮得太烂,微微开花即可,有颗粒感更清爽;
山药后放可以保持口感;
喜欢清汤口感的可以不过滤直接喝,喜欢浓一点的也可稍微压一下绿豆。
这碗汤喝完后不会出汗猛、不怕胃受凉,反而觉得整个人都通透了。
三、冬瓜薏米扁豆排骨汤:湿气重?喝它就对了!
每年一到入伏,“祛湿”就成了头等大事。
湿气重的表现有很多:睡觉醒了还困、头发油腻、舌苔厚、大便不成形……说白了就是体内“水汽”堆太多,这时候来一锅冬瓜薏米扁豆排骨汤,清淡祛湿,特别适合。
为啥这碗汤这么实用?
冬瓜清爽、薏米和扁豆都有很好的“化湿”作用,搭配上鲜香的排骨,不寒不燥,一碗下肚,舒服得不行。
材料准备:
排骨300克
冬瓜500克
薏米50克(提前泡2小时)
扁豆30克
姜片3片
盐适量
做法详解:
排骨焯水去腥备用;
锅中加入薏米、扁豆和姜片,加水烧开;
加入排骨,小火炖40分钟;
加入切块的冬瓜,再炖20分钟;
最后调盐,汤清不腻,香气扑鼻。
小贴士:
冬瓜带皮炖更香,但也可以削皮,口感更清爽;
薏米、扁豆都建议提前泡水,这样更容易煮烂;
不建议加红枣或太多调味,保持原味才最舒服。
这碗汤不仅能清淡去腻,饭前喝一碗,连胃口都跟着打开了。
四、什么时候喝汤最合适?顺时而喝才有用!
汤虽好,也要喝得“讲究”才更有效。伏天喝汤有几个小建议:
早上喝汤清爽养胃,推荐喝绿豆山药汤;
中午喝汤最滋补,推荐喝山药乌鸡汤;
傍晚喝汤可祛湿安神,推荐冬瓜薏米排骨汤;
不建议临睡前喝浓汤,避免消化负担重。
别一口气喝三碗,隔天交替、每周轮换,才是最稳妥的方式。
五、家里炖汤,别忘了这三件“小事”
有时候不是汤不好喝,而是方法没用对。下面这几个细节,做对了,汤味直接翻倍:
焯水是关键:无论鸡还是排骨,都要焯水干净,去掉腥味才能突出汤鲜。
火候别太猛:文火慢炖最能逼出食材香味,切忌猛火煮半天,汤色会浑、口感也不好。
汤不宜太咸:淡汤养人,重口只会越喝越渴、越喝越腻,适可而止最好。
做汤,拼的不是技巧,而是那份用心。
六、伏天喝汤,不是仪式,是生活的智慧
其实,三伏天喝汤这件事,说到底,不是为了“补”,也不是为了“炫技”,而是生活里最朴素的一种表达。
当你在热得没胃口的时候,能端上一碗暖汤;当你感觉身上黏腻、精神不济时,能靠一口清汤唤醒身体;那种由内而外的舒坦感,才是三伏天该有的温柔。
不需要复杂食材、不需要高级炊具,一锅汤,一点时间,一颗想着让家人舒服的心,就足够了。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你家三伏天最常喝的是哪一款汤?评论区一起聊聊你的“伏日好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