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刘河间祖师,曾解释过这种现象:
夏月火热极甚,则天气熏蒸,而万物反润,以水出液,林木津流,及体热极而反汗液出,是火极而反兼水化。
意思是,夏季的三个月很火热,天地之气让人如同在火上熏蒸,而万物反而很湿润,降水也多。
林子里的树木都湿漉漉的,人体也热得反而出汗液,这是火热之气到了极点,反而转化成水,来制衡火之气。
在五脏中,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所以《内经》上让我们要【夏养心】。
古人认为【心形如未敷莲花,中有九空,以导引天真之气,神之宇也】。
意思是,五脏中,心的形状像未绽开的莲花,里面有九个空,以此来导引先天元气,是元神所居住的地方。
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生命的健康根本,夏养心很重要,通过三伏灸调神调气,就是夏养心最好的选择。
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火热之气盛行,尤其要警惕心脑方面的问题,身体弱的人,不可让自己一直处于高温中,中午11点至下午14点之间,尽量不外出散步。
如何艾灸,实现夏养心呢?
按照今年的五运六气,火热之气太多,心有实火,一定要把心火降下去,火为速为疾,像高温引起的热射病今年会特别多,尤其要小心。
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也讲:【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
艾灸本为纯阳之火,同气相求,通于心之气,所以能以火泄心,以火调心。
乙巳年小暑· 节气灸
配穴: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涌泉穴、合谷穴
灸法:每个穴位15分钟,或者三个穴位同时灸45分钟左右,微温
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是打通三个丹田最重要的地方,也同时是任脉中最容易堵的三个穴位,一旦堵了,心火就容易降不下去,引发各种心脑问题。
因此要先以艾灸纯阳之气透三田,打通任脉,再将火气归元,引至涌泉,最后以合谷穴收尾,沟通阴阳二气,令百脉畅通,气血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