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孩子减肥别瞎搞!掌握科学“甩肉”方法,轻松拿捏 “小肉肉”

近年来

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

已达到11.1%7.9%

数据源自《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家中孩子有肥胖趋势或体重已经超标的

想要避免“少壮不减肥,老大徒伤悲”

就要认识肥胖

“知己知肥胖,才能百战不胖”

01

第一步:看清肥胖的真面目

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体内脂肪积累过多,就导致了肥胖。

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判断标准除了考虑体质指数(BMI),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还要综合年龄、性别。

6~18岁儿童青少年可参照国家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进行判断,见下表:

如果对照表格,你发现孩子的BMI没有超过临界值,也不要掉以轻心,因为还有一种肥胖是中心型肥胖,通过腰围进行判断。

7~18岁儿童青少年可参照卫生行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进行判断。(P75是中心型超重的界值,P90是中心型肥胖的界值)

02

第二步:智饮慧动,打败肥胖

①“智饮”——健康饮食

食物选择应多样化,每天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禽畜鱼蛋奶类和大豆坚果类。

减少高油、高盐和高糖以及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摄入,如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糖果等。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足量饮水。

②“慧动”——科学运动

每周应至少进行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每日累计6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

△高等强度:打篮球、踢足球、赛跑、跳绳、登山、打网球等;

△中等强度:中等速度跑步、跳舞、韵律操、上下楼梯、投篮球、打乒乓球、游泳等;

△低等强度:伸展运动、散步,一些家务活动(如浇花、擦桌子、扫地、喂小动物等)。

60分钟运动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几次进行,但每次应不少于10分钟

掌握1~2项运动技能,多种运动方式结合并养成长期运动习惯

03

第三步:警惕两个常见误区

① 误区一:健壮 = 肥胖

真相:健壮 ≠ 肥胖,健壮的孩子充满活力,运动能力强,动作敏捷、协调,反应快;肥胖的孩子一般缺乏活力,运动能力差,动作迟缓,肢体协调性差,缺乏自信。

② 误区二:小时候胖,长大就好了

真相:在儿童青少年期没有解决的“肥胖”问题,到了成年依旧无法回避。与体重持续正常的人群相比,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为4.3倍,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高达9.5倍。

这些方法你都学会了吗?

快带孩子行动起来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孩子减肥别瞎搞!掌握科学“甩肉”方法,轻松拿捏 “小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