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西医的叫法,中医称之为“消渴”,中医将糖尿病分为四大证型,前三者是根据致病脏腑命名,包括肺热津伤型、胃热炽盛型,和肾阴亏虚型,第四种则是前三种类型发展日久导致的阴阳两虚型。
想要调治好糖尿病,一定要结合实际病情,对症治疗。今天,邀请糖尿病专家杨小红主任专门针对肾阴亏虚引发的血糖升高问题和大家好好聊聊,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说肾阴亏虚会引发糖尿病呢?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若肾阴亏虚,不能抑制肾阳,就会导致虚火内生。内生的虚火会灼伤心肺、脾胃、肾阴,进而出现各种糖尿病不适症状。
今天杨小红主任分享的两味药:地黄和山茱萸,能够补充肾脏阴液,平衡身体的阴阳,使代谢功能逐渐正常,血糖也就更容易得到控制。
具体机制如下:
一、地黄
熟地黄味甘微温,入肾经,其质润多汁,可填补肾阴之亏虚,改善肾阴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从根本上纠正阴虚体质。
生地黄性寒凉,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可直接清退肾经虚火,同时补充被燥热耗伤的津液,改善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症。
二、山茱萸
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入肾、肝经,其通过酸涩之性固摄肾关,减少津液流失,缓解“消渴” 中 “下消”(以尿频为主)的症状。此外,其收敛作用还能防止肾精耗散,辅助地黄增强滋阴填精的效果。
两味药合用,滋阴而不腻,固摄而不燥,从根本上打破病机链条,同时改善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
如果你除血糖高外,还伴有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状,可能是肾阴亏虚型糖尿病,可以参考上述两味药来调理。
下面结合一则医案来看看。
周先生,41岁。患者自诉已经患有糖尿病有5年了,一直依靠降糖药来维持血糖稳定,近半年来血糖一直不稳定,出现了尿频、尿急,每次尿量多,色黄,口干欲饮,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症状。
周先生害怕长此以往引起糖尿病并发症,遂经朋友介绍来杨小红主任处就诊。
刻诊:身体消瘦,舌苔薄黄,脉细数。综合情况辨证为肾阴亏虚导致的糖尿病,需要滋阴补肾,固涩止淋。
于是重用熟地黄和山茱萸开方:熟地,山茱萸,怀山药,杜仲,当归,枸杞子,炒龟板,菟丝子,覆盆子,桑螵蛸,益智仁,黄柏,金樱子等。
按上方服用7剂后,患者表示尿频、尿急明显减轻,于是上方去掉杜仲、当归、黄柏,加五味子。
续服一个月后,患者表示血糖已经稳定在正常值,其他不适症状基本消失,为巩固疗效,杨小红主任叮嘱其续服7剂后停药,后随访半年,病情未在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