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金华艾克医院丨中医整体调理:破解老年人痛风的代谢困局

76岁的王先生(化名)站在金华艾克医院的复诊室里,精神矍铄,步履稳健。谁能想到,一年前的他,因痛风反复发作20余年,关节肿痛难忍,体重从130斤骤降至100多斤,走路都怕摔倒,生活质量极差。更棘手的是,他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慢性肾病3期,每天需服用16种西药,但病情仍不断恶化。

直到他找到杨德志院长,通过中医整体调理,仅一周关节肿痛消失,3个月后尿酸、肌酐、血糖等指标恢复正常,体重回升至120多斤,最终摆脱了长期依赖的西药,甚至无需严格忌口。

“中医在治疗老年人痛风及代谢综合征方面的独特优势——不局限于降尿酸,而是从肝、肾、脾等脏腑功能入手,全面调整代谢紊乱,实现多病同治。”对此,杨德志院长以76岁王先生为例,向大家分析了老年人痛风的特殊性。

老年人痛风不仅是尿酸高,更是代谢综合征

痛风在老年人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病等代谢性疾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王先生的案例极具代表性:

1. 长期饮酒+高嘌呤饮食,埋下代谢病祸根

王先生年轻时是某单位领导,应酬多,长期饮酒过量,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每餐不喝一斤白酒不过瘾!长期饮食不节,导致肝肾功能受损;同时酒精抑制尿酸排泄,同时损伤肝脏代谢能力,加重胰岛素抵抗,最终引发"四高":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

2. 西药效果递减,多药联用反成负担

王先生痛风初期服用西药如别嘌醇、非布司他有效,但长期使用后效果下降,甚至加重肝肾负担。

王先生来就诊前每天服用16种药物(仅降糖药就有6种),药物相互作用加剧副作用,进一步损害代谢功能。

3. 慢性病叠加,形成"代谢综合征恶性循环"

王先生的高血压服用利尿剂,结果会减少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导致血管硬化,加重肾脏负担。糖尿病导致的高血糖促进尿酸生成,抑制排泄,服用胰岛素抵抗加剧代谢紊乱;慢性肾病导致的尿酸排泄障碍,形成肌酐升高,药物代谢能力下降;炎症反应加剧痛风发作,血液循环差,关节修复能力降低……形成代谢综合征恶性循环。

中医治疗痛风的核心理念:肝、肾、脾同调,代谢与排毒并重

“对于老年人、多病共存、药物不耐受的痛风患者,中医整体调理更具优势。”金华艾克医院的杨德志院长介绍了他为76岁王先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并非单纯止痛或降尿酸,而是从肝、肾、脾三脏入手,增强代谢与排毒能力,同时兼顾心血管和血糖问题。

1. 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减少尿酸生成

土茯苓+忍冬藤: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合成,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降尿酸效果类似别嘌醇,但无肝毒性。

赤芍+丹皮: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嘌呤代谢,减少炎症因子释放。

2. 强化肾脏排泄功能——促进尿酸排出

比如药方中用到了泽泻+车前子:利尿不伤肾,调节URAT1转运蛋白,增加尿酸排泄,比苯溴马隆更安全。

山萸肉+山药:修复肾小管功能,可提升肾小球滤过率(eGFR),改善慢性肾病。

3. 健脾化湿,调节整体代谢

药方中的薏苡仁,可健脾利湿,促进尿酸分解。

生地+芒硝:滋阴通便,通过肠道排毒,减少尿酸重吸收。

痛风不可怕,关键在整体调理

王先生的案例证明,即使是20年顽固性痛风+多系统慢性病的老年患者,通过中医的肝、肾、脾同调策略,仍可找回健康:

✅ 疼痛消失(1周见效)

✅ 指标正常(3个月稳定)

✅ 减停西药(6个月后逐步减少)

✅ 无需忌口(1年后恢复普通饮食,体重恢复正常)

杨德志院长强调:“痛风不是单纯的尿酸高,而是整个代谢系统出了问题。中医的优势在于,不仅能降尿酸,还能修复肝肾功能,调节血糖血压,让身体重回平衡状态。”

相关链接: 老年人痛风的中医调护要点

1. 饮食:不必极端忌口,但要科学搭配

可适量吃:豆制品(加工后嘌呤降低)、瘦肉(每日≤100g)、低脂乳制品(促进尿酸排泄)。

避免:浓肉汤、啤酒、动物内脏(超高嘌呤)。

推荐:樱桃(降尿酸)、柠檬水(碱化尿液)、薏米粥(健脾利湿)。

2. 运动:以"柔"为主,避免关节损伤

推荐八段锦、太极拳,利于改善微循环,促进代谢。

3. 生活方式:戒酒+规律作息

酒精,尤其是啤酒是痛风大敌,必须戒断。

熬夜会加重肝肾功能损伤,建议22:30前入睡。

4. 监测:定期检查,动态调整

每3个月查尿酸、肾功能、血糖。

金华艾克医院温馨提示:

应重视代谢性疾病的整体管理,而非依赖单一药物。如果您或家人正受痛风困扰,尤其是合并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不妨尝试中医调理,或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康复效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金华艾克医院丨中医整体调理:破解老年人痛风的代谢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