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癌症,患者与家属最为揪心之事莫过于其复发与转移。所谓复发,即指原发肿瘤经治疗后看似消失,如早期癌症经手术切除,或某些晚期癌症如淋巴瘤经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然这并不意味着癌症已被彻底征服。唯有历经长时间随访,确认无复发,方能谈及治愈。通常而言,五年无复发可视为基本治愈,而真正的治愈则需终身不复发。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癌症仍有可能卷土重来,以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形式再现。
癌症患者治疗后需终身随访,定期复查,通过主动检查来捕捉可能的早期复发迹象,而非被动等待所谓“信号”的出现。无论是癌症患者寻求复发早期发现,还是健康人期望早期察觉癌症,依赖症状表现均非可靠途径。然而,了解相关知识仍显必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
那么,癌症复发转移究竟可能伴随哪些信号呢?
一、身体感知的微妙变化(主观症状不适)
疼痛,这一常见现象,若变为持续性且难以缓解,便需警惕。特别是身体某部位如头、胸、腹、骨出现持续加重的疼痛,经常规治疗无效时,可能是癌症复发的预警。例如,肺癌骨转移会导致胸背或四肢骨骼的剧烈疼痛。
神经感觉异常同样不容忽视。当癌症侵犯神经系统,可能引发肢体麻木、无力或感觉异常。如脊髓转移瘤可能导致双下肢麻木甚至瘫痪;脑部转移瘤则可能伴有一侧肢体麻木、言语障碍及视力模糊。
此外,任何新出现且持续存在的身体不适症状,若原因不明,均应考虑肿瘤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及时就医探究原因。
二、身体外观的细微变化(客观可见或可触的表现)
肿块的再现或新发是癌症复发转移的重要信号。原发部位肿块重现,如乳腺癌术后胸部或腋窝再现肿块,应高度怀疑复发。同时,身体其他部位的新发肿块,如颈部、锁骨上窝、腹股沟的无痛性肿大淋巴结,或肺部新出现的肿块,均可能是癌症转移的标志。
皮肤变化同样具有提示意义。黄疸的出现,即皮肤和巩膜发黄,可能预示癌症复发转移至肝脏或胆道系统。而皮肤上的不明原因瘀斑或出血点,则可能是癌症影响血液系统或凝血功能的信号。
三、身体机能的微妙衰退
不明原因的体重持续下降,尤其在饮食正常的情况下,可能是癌症复发的警示。如胃癌复发时,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体重下降。
持续性疲劳,即使休息充足也难以缓解,同样可能是癌症复发的信号。肺癌复发时,患者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及持续性疲劳。
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且经调整饮食及情绪后无明显改善,也可能是癌症复发的征兆。特别是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癌症的复发,更需警惕。
四、血液指标的异常波动
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升高,如甲胎蛋白(AFP)用于肝癌诊断,癌胚抗原(CEA)用于多种癌症诊断,其再次升高可能预示癌症复发。
血常规的异常变化,如白细胞计数的异常升高或降低,以及贫血的出现,均可能是癌症复发转移的信号。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可能反映免疫系统的异常,而贫血则可能由肿瘤细胞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导致。
此外,生化指标的异常,如肝肾功能的异常或碱性磷酸酶的异常升高,也可能与癌症复发转移相关。当肿瘤侵犯或压迫肝肾等脏器时,可能导致其功能异常;而碱性磷酸酶的升高则可能提示骨转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