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结节形成三阶段,饮食调理有对策

现在很多人检查发现有结节,传统养生认为结节多与气机不畅、痰湿积聚、血脉瘀阻有关。今天我们从传统养生角度说说结节人群该怎么吃。

结节是怎么形成的

传统养生认为结节形成有三个主要过程:

上焦失调,且肝郁气滞:心情不佳之时,便会对肝的疏泄功能产生影响,进而致使气机郁结。倘若肝气不畅,这样全身气机的运行将会遭遇阻碍。常见之症有头侧部位胀痛、睡眠过程中被中断、女性在经前出现胸部胀满等情况。

中焦失运,且脾虚湿聚:脾胃之功能渐弱,水湿难以运化,进而会聚成痰。其实脾虚之人往往易生痰湿。典型表现为,餐后常有困倦之感,腹部较为松软,傍晚时下肢会有浮肿之象。

下焦蕴结,且痰瘀互结:气滞时日一长,便会对血液的运行产生影响,而痰湿与瘀血相互缠绕纠结。此乃结节最为难以调理的阶段。较为常见的有舌下脉络呈青紫之色,经血色暗且伴有血块,夜间伴有烦热等症候。

这三个问题相互影响,最后导致气血不通,形成结节。所以饮食调理要针对这三个方面。

三类要少吃的食物

1. 辛辣食物:容易上火,加重气滞

辣椒:热性,走心脾

花椒:温性,走脾胃肾

生姜:微温,走肺脾胃

这些食物,吃多了呢容易上火,过量摄入呢易影响肝气疏泄。这类体质,常常伴有头部胀痛,睡眠不安,经前不适等情况。可用紫苏叶煮水来饮用,以此辅助调理气机。而且可以改用陈皮、砂仁这些较为温和的香料。

2. 高碘食物:影响肝肾协调

海带、紫菜这些高碘食物:

性偏寒,走肝肾

吃太多可能影响肝肾协调

咸味入肾,过量伤肾

不是完全不能吃,而且要控制量,毕竟对于特定体质来说,可能会影响湿浊的运化。常见有颈部拘紧,以及舌苔厚浊,还有排便黏滞等表现。建议通过用玉米须煎水来饮用,以此辅助利湿化浊。

3. 油腻食物和动物内脏:助长痰湿

容易阻碍脾胃运化

脾胃弱了痰湿就多

动物内脏吃多生痰浊

过量食用易加重脾胃负担。多表现为午后困倦、腹部松软、下肢肿胀等。可食用炒米陈皮粥,辅助健脾化湿。建议每月吃不超过两次,可以搭配山药、茯苓一起吃。

五种有助于散结的食物

1. 芋头:健脾化痰

性味平和,走脾胃,能健脾化痰,从根本上减少痰湿

《本草求真》载其能宽中理气,适合消化不良、脘腹痞满者。建议蒸食佐以桂花蜜,既健脾又避免滋腻。可以和陈皮、茯苓一起煮。

2. 蒲公英:疏肝清热

味苦带甘,走肝胆

全草可用以清解郁热,适合口苦目赤者。嫩叶可以凉拌,老叶泡茶。鲜品焯水后配核桃仁食用,缓和寒凉之性。

3. 丝瓜:通络化痰

性凉,走肺肝

能通络化痰,煮的时间不要太长,嫩果有助经络通畅,适合肤燥筋拘者。与蛏子煮汤,兼具滋阴之效。

4. 夏枯草:清肝散结

性偏寒,走肝胆

专清肝火散结

此草夏采冬用,能调节气机紊乱。每次用5-10克泡茶,配合桑葚煮汤,适合眠差多梦者。木子在春天讲过一个食疗方,夏枯草煮鸡蛋对扁桃腺非常好。

木子讲一个分层调理食疗搭配

晨间调理:焦米陈皮粥佐醋豆

将米炒制微焦保留温性,搭配陈皮化解中焦湿滞

午间调理:鲜蒲公英拌莼菜

取鲜蒲公英嫩叶配莼菜,佐以坚果碎末形成疏化调理

傍晚调理:丝瓜络鲜桃枝汤

保留丝瓜经络,配合新鲜桃枝短时煎煮,饮汤食瓜以通络扶正

结节调理需循序渐进,女性经期或外感期间应暂停祛邪力度较强的食材,改为米油葛根糊养护,建议七成日常调理为主,阶段调理二成为辅,情志调节贯穿始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结节形成三阶段,饮食调理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