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红安县的烈士陵园里,迎来了一些特殊的访客。守墓的老人姜爷爷得知他们的身份后,激动得几乎无法自控。那几位来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怎么会让姜爷爷如此激动呢?
1929年的中国,社会局势极为动荡。动荡的社会制度下,许多家庭遭遇了生死存亡的困境。高德福,来自河南新县,家中有一个哥哥。虽然社会的动乱不断,但兄弟二人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了相对安稳的生活,日子虽然艰辛,但至少衣食无忧。
当高德福到了适婚年龄,在媒人的介绍下,他娶了邻村的姑娘。婚后的生活温馨而美满,很快,高德福便成为了父亲。家庭的幸福让他心满意足,但心中依然不安。看着外面社会的动乱,流离失所的百姓,高德福内心充满了深深的痛楚。
他注视着破碎的山河,决定参军。“我希望能在国家强大的路上尽一份力,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安稳度日。”高德福说着,轻抚着妻子的背,语气中满是坚定。
“我做过几次梦,梦里那些乞讨的苦难人变成了我们的孩子。怕有一天,我的这个梦会成真。”妻子紧紧抓住他的手,低声道。
“我知道,你有大义,不是会被儿女情长所束缚的人。作为妻子,我只希望你顺心,但我会默默支持你。”妻子的眼中含着泪水,目送着丈夫出征的背影。
高德福深知,自己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未尽。他的两个儿子还年幼,妻子尚怀着二胎,自己若走了,家里的一切将交由妻子一个人扛起。尽管他舍不得自己的家人,心中却充满了更大的使命感——家国的命运、民族的存亡,比自己的小家庭更加重要。他决定舍弃一切,只为将来能为国家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天晚上,高德福找到哥哥,告知了自己参军的决定。哥哥凝视着他,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就像小时候那样。“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去吧,别担心家里,我会照顾好的。”哥哥温和地说,眼中却闪烁着泪花,“小福子,珍惜生命,记得家里还等着你回来。”
“放心吧哥,我舍不得死。”高德福拍了拍胸膛,脸上挂着爽朗的笑容,转身离去,迈开步伐走向远方,为了革命、为了光明的未来奋斗。
“没错,这就是我爷爷。”高定新站在烈士墓碑前,眼中充满了激动,声音哽咽。
“当时有消息说,我爷爷在红安县养伤。我大爷爷曾带人去寻找,却一直没找到,之后再也没有关于爷爷的任何消息。”高定新低头,抚摸着墓碑上的名字,回忆涌上心头。
1994年,程如松,这位高定新的岳父,从湖北赶来探望女儿。作为第一次登门的亲家,程如松受到了高定新一家的热情招待。酒菜丰盛,气氛温馨。程如松欣慰地看着女儿女婿,看到女儿得到了幸福,心里充满了喜悦。然而,酒喝得多了,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问道:“你还记得姜爷爷吗?”
“记得。”女儿点点头。
“姜爷爷在这里守了这些烈士好久了。”程如松轻声感叹,“你知道吗,他守的那个墓里,竟然也有一位来自新县的人,好像叫高德福。”
这个名字一出,高定新和他的父亲都愣住了:“爸,真的是叫高德福吗?”
“没错,就是这个名字。”程如松点头确认,“那座陵园大多数烈士的名字都没有标明,只有少数几个有名字,其中一个就是来自河南的高德福。”
父子俩对视了一眼,彼此眼中满是惊讶与激动。高定新的妻子见状,拉了拉丈夫的衣角,“你认识这个人吗?”
“这正是我爷爷的名字。”高定新声音颤抖,“这位很可能就是我的爷爷。”
大家都已不再顾忌吃饭的问题,急忙赶往红安县。经过一番调查,最终确认,高德福正是高定新的祖父。站在烈士的墓碑前,高定新内心激动无比,久久不能平静。
烈士墓碑上,铭刻着“高德福烈士之墓”七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可惜,高德福未曾见证他所为之奋斗的未来。
高德福最初打算前往南方,寻找红军主力部队。然而,当他到达湖北时,他发现这里同样需要革命力量,于是他决定留在湖北,加入红军。
当时,黄安、麻城等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很多农民没有枪械,却用菜刀、铁锹等工具上战场。在这片土地上,高德福结识了不少战友。他常常在闲暇时回忆起自己的家乡,想念着那贤惠的妻子和调皮的儿子。家虽不大,却充满温暖。每当谈及家人时,高德福的心里便充满了对亲人的深情。
部队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为了革命的目标,苦也不觉。黄麻起义爆发后,高德福在战斗中奋勇向前,很快晋升为营长。
然而,不幸的消息很快传来。1931年,高德福在一次战斗中重伤,未能跟随部队撤离,只能滞留在黄安养伤。由于缺乏必要的药物,再加上伤口感染,高德福最终因伤势过重而牺牲。
守墓的姜能山老人将这一切娓娓道来,讲述了高德福的英勇与牺牲。听完这些故事,高定新和父亲都已泪流满面。
姜爷爷的目光柔和地扫过烈士陵园,缓缓开口:“我爸爸也是烈士,我也是烈士的遗孤。所以,我决定守护这些烈士的墓地,不让他们的牺牲被遗忘。”
“我在这里守了几十年,除了那些没有名字的烈士,只有高德福烈士没有家人前来认领。”
高定新的父亲哽咽着回忆:“当年你爷爷离家时,我年纪小,什么也不懂。等到他失踪,我的母亲天天在哭,我曾经怨过他。”
“我问过你奶奶,为什么支持他参军。她告诉我,你爷爷是为了国家,是为了我们未来不再受苦才参军的。”高父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她说,她不能成为他前进路上的阻碍。”
“这话一直刻在我心里。”高父低头,泪水模糊了视线。
不展风云志,空负八尺躯。满腔热血为报国,拼尽一身孤胆。历史铭记着他们的英勇,五星红旗也永远不会褪色。